2012/05/21 | 647
时值五月,柳絮飞花,庄稼葱郁,记者来到了岔河镇桥北村生态观光农业园进行采访。走进园内温室大棚,映入眼帘的满是绿色,苍翠欲滴的枝叶,使大棚充满着生机活力,已成熟的累累果实,忙坏了采摘的农民,他们被丰收的喜悦陶醉着……
在大棚中,记者遇到正采摘黄瓜的袁大亮,50多岁的袁大亮高兴地告诉记者:“看看俺这黄瓜,个头大、产量高、含糖量低,还是无公害绿色蔬菜,现在城里超市和菜贩子都纷纷订购呢!”这边袁大亮的话音未落,那边种植户王长霞就拉着记者去看看她的蔬菜大棚,她掰着指头向记者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可别小瞧这一亩地儿,光是这一季黄瓜产量就达四五万斤,这样算下来一季收入能达五六万元呢。”村民韩亭计原来在常州打工,今年过年回家的时候看到村里的邻居都种植大棚发了家,就辞去了在常州的工作,回家种植了5亩大棚,现在半年就收入了10多万元,他笑呵呵地告诉记者:“种植大棚比外出打工强多了。”
2007年,该村在镇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积极发展高效设施农业,规划了千亩生态观光农业园。目前,全村500亩五代温室蔬菜大棚种植的黄瓜、茄子、西红柿等蔬菜,获得了良好的效益,每个大棚年平均收入可达4万余元,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
如今,桥北村的一座座大棚已成为当今新农村建设发展特色农业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置身大棚之中,就如同进入了天然氧吧,绿葱葱的蔬菜青翠欲滴,一株株辣椒根粗苗壮,爬满竹架的丝瓜鲜嫩修长,各式各样的应季蔬菜长势喜人。村党支部书记袁常州指着即将竣工的一幢大楼告诉记者:“这是我们村正在建设的大棚综合服务中心,设有育苗服务中心、农产品农药残留速测中心、技术研发培训中心、电子商务交易中心,将形成技术指导、生产营销、检测和信息引导一体化,年内把桥北村建成邳北的蔬菜交易集散地。”
在育苗大棚里,村委会主任王立彦指着一床床嫩绿的秧苗介绍说,今年我们聘请农业专家现场指导农民育苗,这既可以大大减少购苗风险,又能降低投入成本,今年该村引进种植的新品种甜瓜,前期育苗工作进展顺利,已从3月中旬开始移栽定植。听说记者采访,老支书谭孝广找到记者说:“近两年,镇政府和村干部积极为我们村民增收致富想办法,找出路,建起了这些温室大棚。我家虽然只承包了两个棚,尽管规模不大,但它是俺家的希望,一年也能收入四五万块呢。”
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农民的心声,桥北村的设施农业一定会越办越好,村民的生活也一定会越来越富裕。
本报记者 耿万志 方伟 胡敏
桥北村简介
桥北村位于岔河镇南部,全村795户,2850人,1640亩耕地,8个村民小组,村民以种植设施大棚为主,去年人均纯收入91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