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01 | 521
提起邳州市八义集镇,很多人都会自然而然地想到三个字:羊肉汤。羊肉汤一直是八义集镇一块远近闻名的特色招牌,不少外地人驱车百里来到八义集,就是为了喝一碗羊肉汤。而自从五年前,八义集镇举办了首届“伏羊节”之后,伏天吃羊肉更是成为了一种特色和时尚。
“伏羊一碗汤,不用药方”,这个在民间广为流传的说法从何时开始兴起已经无从考证。但入伏以后吃羊肉、喝羊汤却已经成为当地的一种特色和习惯。每年一到入伏的这一天,四面八方的人们都会汇集到八义集,体验和品尝八义集镇这一远近闻名的特色风味。7月18日是入伏的第一天,随着“伏羊节”的开幕,八义集镇热闹起来,大小饭店里的人也突然多了起来。7月18日早上4点钟,魏建就起来了,准备各种带“羊”菜系,饭店里的包间早在一个星期前就被预订完了。
魏建是八义集镇八义集村人,他开饭店已经有了20多个年头了,魏建的资产也由当初的一口锅发展成了一栋酒楼。
熬羊肉汤是魏建一天工作的头等大事。一大早,魏建就忙着准备羊骨,六点钟他开始烧火熬汤。汤只由羊肉和羊骨熬制,不加任何杂料。添一锅清水,放上羊骨头,大火煮一小时,开锅以后,撇去浮沫,然后改用文火炖,再煮五、六个小时,直至骨头的味道完全融到汤里。这时的汤,色泽鲜白,汤汁醇厚。汤熬好后,还要辅以作料。
盐、味精、香菜、香醋、辣椒油,再放上几块事先备好的羊肉,一碗香飘四溢的羊肉汤就成了。对于羊肉汤的做法虽然各家不尽相同,但是辣椒油却是其中的关键。一份看似简单的辣椒油,实际上做法大有门道。魏建告诉记者,把本地的干辣椒在水里泡过一个小时之后,用石磨搅成沫,然后取山羊的羊油炼制,比例是一比二,一斤油加上半斤辣椒面,用文火慢慢熬制将近四个小时而成。
红红的辣椒油,漂浮在汤上渐渐化开,让人胃口大开,不由得让人羡慕起八义集人的口福来。据说,八义集人吃羊肉的风俗已有百年历史了。这里自古就是商家云集之地,从清朝开始,商客在此休息吃饭,这里的饭店逐渐多起来,在那时候吃羊肉就很出名。
八义集人吃羊肉,做羊肉生意,还把羊肉馆开到了周边地区。当地人说,八义集的羊肉好吃,其中用肉十分关键。他们只用一种羊来作食材。
据统计,在八义集镇一共有50多家羊肉馆,一年要消耗七、八万只山羊。“伏羊节”这几天,仅魏建的饭店一天就要消耗掉500斤羊肉,近30头羊。由于有众多的羊肉馆,八义集镇及周边地区一直都有养羊的传统。为保证饭店的原材料供应,魏建经常要到附近的养殖户家中收羊。
伏羊节前夕,魏建和往常一样去收羊,可是伏羊节的举办让八义集镇周边地区的本地山羊供不应求,而魏建对选羊却又特别讲究,因此跑了几家也没有选到适合的羊。他究竟想要找什么样的羊呢?原来,他要找的是当地只有四个月左右大的小山羊,这种羊的肉质鲜嫩可口,膻味极小。正是靠着这种小山羊,魏建的羊肉馆生意一直红红火火。
魏建的父亲是一名山羊屠宰户。1987年,魏建初中一毕业,就在父亲的安排下在八义集街上开了一家羊肉馆。魏建告诉记者,那时候羊肉汤一块五一碗,一碗有2斤,叫做“为人民服务”,主要针对那些出力的人。那个时候没有桌子,用楼板找砖一垫,蹲在那里就喝了,一个人能喝四、五碗。
以羊肉汤为招牌,魏建的生意很少冷清过。由于用料新鲜、考究,魏建的羊肉馆很快在当地脱颖而出。
十年下来,魏建积蓄了上百万元,他的羊肉馆也变成了酒楼。可是主打羊肉系列菜的饭店,季节性依然十分明显,冬天来吃羊肉的人很多,到了夏季就没有多少人。然而到了2007年,随着八义集镇首次举办“伏羊节”,这一状况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常常是顾客排队等着吃。
据本草纲目记载,羊肉是一种温热的食品,有补益虚寒、壮胃健脾的功效。冬天喝上一碗辣乎乎的羊肉汤,浑身会暖和和的,对身体大有益处。那么,在异常炎热的夏季,吃羊肉又有什么特别的讲究呢?据了解,夏天喝羊肉汤,能够起到冬病夏治的作用,喝羊肉汤主要是排汗,人体的毒素容易排出来。
或为了养生,或为了感受一下节日的氛围。每年入伏之际,人们都会从四面八方汇聚到八义集镇,从那之后,举办“伏羊节”成了当地的一个传统。
“伏羊节”吸引大批游客纷至沓来,除了直接带动了餐饮业之外,也促进了当地服装、旅游、养殖等产业的全面发展。八义集镇因势利导,引导弘扬健康的民俗文化,同时,以这个健康的民俗文化为纽带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据统计,在“伏羊节”期间,该镇一天接待客商游客达到3万人,一天饮食商贸的营业额将近200万元。
(董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