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水杉精神,创建文明城市
 
当前位置:邳州论坛 » 邳州新闻 » 创新平台托举“两个全国第一”

创新平台托举“两个全国第一”

2012/08/24 | 526

  在邳州“四个全国第一”中,食品医药产业占两席:大蒜与银杏。依靠一颗颗“小不点”的白蒜以及一粒粒注入科技因子的蒜胶囊等产品,邳州大蒜如今已长成60亿元的“大个子”;再看银杏产业,从休闲果食品、盆景观赏品到胶囊保健品,有着“银杏之乡”美誉的邳州,银杏产业年产值达35亿元,已成为银杏生物医药产业最重要的集群产业基地。邳州食品医药产业快速发展的背后,是一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创新托举”——通过政府支持平台,平台提供全方位、全流程的公共技术服务,实现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使一大批邳州食品企业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环境下,逆势而动,抢抓机遇,稳立潮头。今年上半年邳州大蒜、银杏产业分别实现销售收入40.54亿元、17.7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和22.59%。

  发展催促创新

  创新激活产业源头水

  对有着基层供销社工作经历的范文杰而言,找市场远不如找研发新品的创新资源难度大。范文杰所创办的徐州银杏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是邳州一家成长型中小企业,主要以银杏为原料,进行银杏果休闲食品、银杏胶囊等产品的研发生产。银杏产品市场份额小,产品研发难度大,市场开发困难大,但短短几年时间,银杏源就实现年销售收入突破5000万元。快速发展的背后,范文杰享受了成功的喜悦,更多的却是对未来的思考。

  “对食品医药产业而言,产品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原动力,企业如果不创新,没有了引领消费的新产品,就摆脱不了被市场淘汰的命运。”范文杰说,银杏源的成功归根结底就是创新研发的成功。为了研发新产品,过去两年里,范文杰从未停下脚步,花心思、大投入,尤其是2010年引进江苏省“双创”人才,取得了显著成效。和银杏源一样,黎明食品、鑫源生物等企业近年来也纷纷投入到科技创新的大潮中,研发新型产品、加大改革创新。邳州市黎明食品公司运用浙江大学的研究成果,打造“黎明牌”大蒜胶囊,获得了国家有关部门的认证,有了这张“王牌”,销售一路“绿灯”,公司陆续与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客商签订一批订单,一盒大蒜胶囊在美国卖到数百美元仍供不应求。转型升级让邳州一大批食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尝到甜头。其中,黎明食品入选2012年度省高成长型中小企业,鑫源生物制品入选2012年度省高成长型中小企业重点培育企业;江苏伟楼科技有限公司、徐州绿之野生物食品等被列入省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建设示范企业和创新能力建设培育企业。

  在尝到高层次人才、产学研合作和自主创新给企业带来的巨大甜头后,银杏源等邳州食品企业的创新先行者们把更多的“期冀”寄托在新品开发上。“然而,许多创新有想法没办法,我们提出了许多思路和设想,交给高校院所搞研发,可结果有时却并不理想。”范文杰说,找不到高水平的创新资源成为阻碍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拦路虎”。

  创新资源信息不对称的“银杏源”困惑在其他企业也较为常见;并且,真正像银杏源这样舍得一次性拿出几百万元引进创新人才的企业,在邳州并不多。一些企业无奈之下,不得不靠着“老一套”或是“吃别人嚼过的馍”赚点“辛苦钱”。

  “没有适销对路的新产品以及没有高端品牌,就不可能拥有核心竞争力,这是中小企业发展绕不过去的硬坎。然而,单个小微企业力量毕竟有限,他们想做却又做不到的,

  (下转四版)  (上接一版)

  就是政府部门服务的方向。”邳州市中小企业局局长冯飚说。

  搭平台给服务

  支撑产业创新全过程

  依托产业集群,搭建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是近年来我省推进中小企业创新转型的重要抓手性工作。

  邳州市针对食品企业的现实创新需求,积极引导各类资源建立平台,为中小企业开展公共技术服务。他们重点依托江苏伟楼食品产业公共技术服务中心,于2009年建成徐州市中小企业食品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着力解决当地食品企业研发力量薄弱的问题,取得显著成效。2012年该平台被认定为第三批江苏省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示范平台。

  具有软化血管、降低血脂功效的银杏软胶囊是邳州同源银杏保健品有限公司的主导产品。一直以来,同源公司都饱受“产品崩解”的苦恼——胶囊产品放置一段时间后就会出现破损和浑浊不透明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同源上到公司老总下到技术人员没少四面奔走。平台接手服务后,联合南京农业大学专家用了近半年时间的刻苦攻关,通过对银杏软胶囊配方的工艺改进,解决了同源的这个老大难问题。不到10万元的技术服务投入,轻松赢得超千万元的销售产出。

  从简单存储、加工、出口销售大蒜头,到研制生产高附加值的大蒜片、大蒜粉,邳州清华蒜业、恒丰宝等一批企业借助平台实现快速转型。出口鲜蒜是邳州一些传统企业的主营业务,近年来不太稳定的国际市场行情倒逼企业转型。但无法摆脱困境,成为许多企业的心头之痛。根据当地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平台积极与高校院所开展深入的产学研合作,通过对大蒜头的“变形”处理,研发出具有食物调味品功效的大蒜片和具有发菌作用的饲料添加剂大蒜粉,并成功推广应用到清华蒜业、恒丰宝等企业,使企业的产品附加值大大提高,并摆脱了受国际市场行情不稳定等因素影响的困境,掌握了市场的话语权。

  采访中,徐州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冯之涛经理告诉记者,平台除了提供新产品研发服务,还围绕食品医药产业的主要产品链和产业集群,为当地食品企业提供技术改造、质量与安全检测、人员培训、电子商务、网上网下信息等覆盖产业创新全流程的公共技术服务。采取与高等院校共建,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相结合的运行机制,仅今年以来平台就协助企业申报省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攻关项目16项,服务企业261家,提供产品分析、市场资讯服务等650余次,年培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00人次,协助银杏源等当地企业开发了7个新产品,实现科技成果转化6项,帮助企业解决关键共性技术问题12个,攻克了一批诸如“银杏软胶囊的配方”“银杏花生奶的开发”等技术难题,促进了当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通过平台服务,邳州市的食品医药行业预计全年将新增产值5亿元,年新增利税7000余万元。”冯之涛说。

  政府支持平台

  平台服务企业挑大梁

  改变直接支持有限数量的单个企业为支持建设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辐射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间接高效助推中小企业创新转型。借助平台的公共技术服务功能,助推更多、更广泛中小企业走上创新驱动发展道路,目前已成为江苏推进中小企业转型发展的特色品牌。

  邳州市中小企业主管部门按照综合型、基础型、提高型以及外延型“四型并举”的形式,积极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了整合资源提供综合型服务的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并采取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等政策,引导建设了一批提供检测检验等服务的基础性平台、提供科研开发和成果转化等服务的提升型平台,以及依托行业龙头骨干企业技术中心提供对外服务的外延型平台。如围绕食品医药产业,邳州市不仅建立了徐州市中小企业食品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还依托徐州绿之野生物食品有限公司,建立了徐州市大蒜产业研发及电子交易平台。

  “对于这些平台,邳州市政府在地方财政中设立专项资金,同时在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设立专项,每年给予重点的资助扶持。申请省市部门资金(如省中小科技型企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扶持时,也积极向他们倾斜。许多中小企业创新服务工作也交由他们具体承办。”邳州市中小企业局局长冯飚表示,通过政府支持平台、平台服务企业,由平台挑大梁支撑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能够最大化地发挥政府资源、财政资金的效能。

  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主任王军华告诉记者,为推动平台发展,邳州市专门制定了关于推进中小企业公共技术和创业支持服务平台建设工作的意见,对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要求、引导和支持进行了明确。同时邀请省发改委、省经信委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对邳州民营经济和产业布局进行深入的研究论证,突出重点,出台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的意见,提出“依托产业,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注重实效”的平台建设思路。对建立的工业园区和创业基地,要求分别建立公共技术服务机构,以满足企业技术创新的需求。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由政府补贴提供土地和厂房,全面落实苏政发[2008]89号文件对中小企业技术服务示范平台的税收优惠政策。邳州市委、市政府还连续多年成立帮扶、督查领导小组,实施领导分线包挂制度,确保服务体系,特别是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有效运行。此外还积极协助平台破解筹建和运营中存在的困难。邳州市委、市政府和主管部门对服务平台在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及时采取有力措施予以解决。在土地、人才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并组织有关协会协助技术平台开展工作。特别是对平台与产学研相结合、与发展区域科技服务业相结合、与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相结合上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不久前,省中小企业局相关领导还带领相关专家,专程到我平台指导工作,对提升平台公共服务功能提出新的要求,并给予了宝贵的建设性意见。我们听后深受启发。”徐州市中小企业食品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负责人表示,政府部门的鼎力支持与指导,进一步激发了平台的建设热情。目前平台正加紧完善服务功能,努力为食品企业提供更优质、更有效的服务。

  有了好政策、政府部门的好指引,关键是要善于把握住机遇。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作为当地政府倾力打造的另一食品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徐州市大蒜产业研发及电子交易平台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通过政府部门的推动和自身的积极努力,已成为该市数百家鲜蒜企业的网上交易中心。此外,在新技术、新成果推广应用方面,该平台研发的具有药用价值的“黑大蒜”,成功将1颗仅值几毛钱的蒜头变身为10元甚至百元的高端产品。“眼下平台已接到了来自沙明食品等多家企业的研发合作意向订单。”作为平台当家负责人、绿之野公司的董事长张志年毫不掩饰内心的激动,“平台虽然刚刚起步,但显然已经开始释放创新倍增器的效应。”

  省市县三级中小企业部门的重点扶持和服务推进,成为以邳州食品产业平台为代表的江苏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突破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靠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撑腰,如今江苏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在与国内外大企业的竞争合作中挺直了身板,在江苏创新转型中渐渐挑起了大梁。

  王建专  原载于《江苏科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