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07 | 596
在新河等镇现代农业园区内,一片片泛绿的蔬菜鲜嫩水灵,生机盎然;在占城、邳城等镇,大大小小的养殖场星罗棋布,放眼望去,鸡满栏、猪满圈、鱼满塘。每天清晨,一辆辆卡车从这些地方装满蔬菜、瓜果、鸡鱼,奔赴各大农贸市场……这是邳州市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邳州市以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提升特色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全市现代农业发展呈现速度不减、亮点纷呈的良好局面。
农业基地规模优势明显。高效农业面积发展到120万亩,其中设施农业37万亩。三条设施园艺走廊,日光温室和智能温室占比达40%以上。林下养殖面积发展到19.06万亩。生猪、蛋禽、肉禽、奶牛规模养殖比重分别达83.5%、95.69%、98%和90%。
农业产业体系相对健全。形成了大蒜、杨树、银杏等三大传统主导产业体系。其中,杨树板材产业,年加工出口量占全国40%,是全国四大板材基地之一。林产业年产值280亿元,银杏成片林30万亩,年产银杏干果1600吨、银杏干青叶1.2万吨、银杏酮250吨,银杏系列产品20多个,种植规模世界第一,产业化水平全国第一。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企业293家,其中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20家。
农业园区集聚能力不断增强。目前已建成万亩设施园区10个、千亩以上规模示范区30个。以宿羊山镇为中心的大蒜、蔬菜加工区创建为江苏省农产品加工集中区,规划面积3000亩,已入驻深加工企业54家,年产值40亿元,其中自营出口企业16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建设国家级大蒜加工研发中心1个,宿羊山镇力争创建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港上镇3万亩设施草莓园力争创建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农产品市场流通日趋活跃。建设各类农副产品综合市场50个,年成交额超过35亿元,目前已建成宿羊山大蒜、官湖木材、港上和铁富银杏三大区域性市场,其中大蒜、木材市场苏北鲁南地区规模最大,原木年交易额300万元,银杏市场是全国银杏苗木最大的集散地,经营户数5000多户,市场年交易额达30亿元。
(胡敏 姚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