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水杉精神,创建文明城市
 
当前位置:邳州论坛 » 邳州新闻 » 彭河里白鹅“唱新歌”

彭河里白鹅“唱新歌”

2012/02/08 | 556

  赵墩镇兴唐村村民刘景益,十多年前进城淘金,一年就赚十多万,然而2009年,他却放弃了原有的工作,满怀信心地回到老家来。他要在村里创业,还声称要带着村民一起致富,这些他究竟能做到吗?

  彭河岸边  白鹅畅销

  近日,记者来到赵墩镇兴唐村彭河边上刘景益的养殖场,恰逢一位客户来刘景益的养殖场买鹅。

  “刘老板,这个鹅多少天了?”

  “三个月了。”

  “鹅长得真是不错。价格呢?”

  “9块。”

  “能便宜一些吗?”

  “不能,上次沭阳给八块八我都没有卖。要就全部拉走。”

  客户死磨硬泡,刘景益也丝毫没有松口。客户心理虽然不大痛快,但是也只能硬着头皮接受。这位客户告诉记者,他购买的鹅主要发往江南城市,那边需求量比较大,家家户户都吃鹅,价格贵也要拿。

  由于有市场,刘景益要价自然就有底气。像这样一只七八斤重的大白鹅,刘景益可以赚近20元。就光靠着这些大白鹅,刘景益半年就赚了十多万元,成为当地有名的致富能手。

  瞄准市场 回乡养殖

  在此之前,刘景益做的是煤炭生意,年收入十多万元。那他为什么要回到兴唐村?在这里,他又是如何搞起了养殖呢?

  2009年,刘景益回老家探亲,他发现老百姓在家里靠种地吃饭,收益很小。老百姓种大蒜,行情好的话,生活条件还好一点,行情要是不好就没有效益。这些让在外边闯荡多年的刘景益深为触动,他想一定要做点事让村里有所改变。在外做生意时刘景益注意到,饭桌上少不了草鸡,而在农村养殖草鸡条件得天独厚,于是刘景益决定回老家来养鸡。

  在兴唐村的彭河段,沿河有200多亩林地,一直废弃着。于是,刘景益决定承包这些荒置多年的土地,搞林下养殖。

  在淳朴的乡亲们的帮助下,刘景益承包了沿河的一百多亩林地养殖草鸡。可是,一年后他却突然提出要养殖大白鹅。究竟发生了什么事竟让他养殖起了当地少有人养殖的大白鹅?

  2011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刘景益的朋友发现彭河水源好,而且水里有草,这种条件很适合养鹅,便给他提了个醒,不如养鹅。这也让刘景益自信地认为发现了一个商机,找到了一个靠着彭河赚钱的好办法。通过市场考察,刘景益发现鹅在南方大有市场,于是刘景益坚定了养鹅的决心。

  刘景益第一批进了2000只鹅苗。树下养鸡,河里养鹅,就这样他养殖了三批鹅。这三批鹅让刘景益小赚了近十万元。发现养鹅周期短,效益好,风险也不大,于是刘景益的胆子大了起来,他想把步子再迈大一些。这次,他一举购进了5000只鹅苗。然而没想到,就在他准备大赚一把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愈挫愈勇 信心倍增

  为了扩大养殖,2011年10月底,刘景益一举购进了5000只鹅苗,没想到刚过了十几天,突然来了一场寒流。

  刘景益被这场寒流打了个措手不及。鸡圈里3万只鸡都因此生了瘟,看到病恹恹的鸡,想起刚刚购进的鹅苗,刘景益的心里愈发担心起来。可是,担心归担心,该来的还是会来。刚刚半个月大的鹅终究没能完全逃过这一劫。

  由于白鹅还小,感染病菌后没有精神,还受大鹅的欺负。刘景益在鸡场和鹅圈之间来回忙碌。那段时间刘景益为此心急如焚。然而,由于鹅的抗病能力强,一个星期后奇迹般好了起来。刘景益告诉记者,鹅只需要做三次预防,就不用担心感染病菌了,而鸡就不行,在7天、14天、21天的时候,都得进行防疫,如果防疫跟不上趟,说生病就生病。养鹅比养鸡省心,这让刘景益坚定了养鹅的决心。

  近年来,鹅的效益一直稳定,刘景益更加坚定了大规模养鹅的决心。他所承包的水域一批可以养殖两万只鹅,一年可以出栏六、七万只鹅,若是一年四季都饲养的话,按照一只鹅赚十块钱计算,一年就能赚六、七十万元。

  采访中记者发现,刘景益的鹅吃的不是饲料,而是青草。3000只鹅,每天光吃青草就需要三、四三轮车,这些青草从哪儿来呢?

  在养殖场附近,记者发现一片大麦地,这就是饿的饲料。刘景益说:“鹅吃这个比饲料环保,也比饲料划算,这一片30亩地,大麦之后,我就种植牧草。”30亩地,省10万块钱饲料。如果种庄稼,收成也就是三、四万元。

  地里种植大麦只是为了养鹅,这让一些村民直说稀奇。可着实让刘景益节省了一大笔饲料费。除了养殖有绝招外,刘景益的养殖场还面临着一个难得机遇。

  2011年10月,赵墩镇政府实施了彭河治理工程,投入3000万元,对彭河进行整治,并美化、改善附近的环境。而刘景益的养殖场正位于彭河边,这样,为买主以及前来参观的人都提供了有利条件。更让他喜出望外的是,镇里还把他的养殖项目列入了发展规划,刘景益的养殖场前景愈加看好。 

  (董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