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30 | 667
邳州市创先争优活动取得丰硕成果
【本报讯】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邳州组织全市2724个党组织、5.8万多名党员,紧扣“全面达小康、开启新征程”主题,扎实推进,各级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
培树先进典型,在创先争优中推动科学发展。把培养和弘扬典型作为树立导向、推动工作的重要载体,先后开展了“三有三无”、“五比五学”、争做“三宽四有”干部等活动,选树先进集体185个、先进个人425名,形成争先进位的浓厚氛围,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48.9亿元,是2009年的1.7倍,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5.1亿元,是2009年的1.8倍,在全国百强县排名升至第67名。
丰富活动载体,在创先争优中强化作风锤炼。深入开展“科学发展争一流”、“争当老百姓信得过农村干部”、百姓办事“零障碍”和“两抓两树”等活动,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转变党风政风,严格执行政策,认真为民办事,积极带领群众致富,有效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严查“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现象,切实把创先争优的热情转化为抓落实、促发展、惠民生的实际行动。
兴办惠民实事,在创先争优中赢得群众满意。深入开展“三带三民三查”活动,建立帮扶机制,组织党员干部走访群众1.2万户,座谈交流8129人次,排查各类问题1525件,累计筹措资金9885.6万元,解决各类困难和问题矛盾1500多个。大力实施“百千万”创业工程,帮助镇村和企业解决各类问题168个,带动90%农村党员创业致富。两年多来,全市累计投入54.7亿元,实施195个为民办实事项目,切实取得了惠民实效。
夯实基层基础,在创先争优中维护社会和谐。以党组织“五个好”和党员“五带头”为目标,扎实抓好基层组织制度创新、分类定级、“四权”建设、“阳光选拔”、党员素质提升等基础工程。全市1500多名新发展党员,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达到96%;全市490名村(居)党组织书记中,“双强型”带头人达到92%以上。创新实施“网络三政”,成功开通“书记市长网络直通车”,信访问题解决率达97%,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郭保强)
(原载于10月29日《徐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