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24 | 597
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和后发潜力
黄河故道沿线二次综合开发是徐州市实现跨越发展、均衡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邳州市按照徐州市委、邳州市政府整体部署要求,迅速建立机构,科学编制规划,召开动员大会,出台实施意见,排出百项工程,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邳州市黄河故道二次综合开发地处中运河以西、房亭河以南,覆盖占城、八路、新河、土山4个镇的全部区域和八集镇的部分地区,涉及87个行政村,区域内面积397平方公里,人口23万。该区域是邳州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区域,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平原、高亢山区与低洼地并存;基础设施落后,水利设施陈旧;传统农业占主导地位,区域内集中了全市约1/2的经济薄弱村和28%的贫困人口,农民人均纯收入长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是邳州市全面达小康的“短板”。但该区域文化积淀深厚、河湖水网密布、地质特色鲜明、生态环境良好、传统农业比较发达,开发潜力巨大。实施黄河故道二次综合开发有利于充分发挥该区域资源优势和后发潜力,推动该区域基础设施完善、综合功能提升、产业结构调整和人居环境改善,是加快邳南地区振兴、缩小与邳北地区差距、统筹全市协调发展的重大机遇,对加快推进邳州跨越发展、率先发展、富民强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科学谋划,高标准制定实施方案。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邳州市黄河故道二次开发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开发局主要负责人任办公室主任,抽调了工作人员,配备了办公设施,拨付了工作经费,为黄河故道二次综合开发提供了组织保障。经过市委常委会研究讨论,制定出台了《关于实施黄河故道二次综合开发加快实现邳南振兴的意见》,确立了以兴业、富民为目的,以治水、修路为重点,实施百项工程,构建四大体系(基础设施、现代农业、文化旅游和生态环境),振兴邳南经济,全力打造黄河故道二次综合开发样板区的工作思路,确定了十大目标任务、百项重点工程,《意见》成为邳州实施黄河故道二次开发的行动指南。
深入调研,高起点编制总体规划。先后邀请中科院南京地理和湖泊研究所和江苏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专家学者,深入黄河故道区开展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实地察看了黄河故道区的水系路网、特色农业、文化古迹,进一步摸清了故道沿线的土地资源、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等基本情况,并多次召开专题座谈会,广泛征求区域内各镇和相关部门意见,在此基础上,积极对接徐州市黄河故道开发总体规划,密切结合邳州发展现状、资源优势、产业特色,把水利、交通、特色农业、旅游规划确定为编制重点,委托江苏师大编制完成了邳州黄河故道二次开发总体规划。
全面发动,迅速掀起二次开发热潮。10月20日该市率先在徐州各县(区)召开了黄河故道二次综合开发动员大会,开发区域内镇党委书记、镇长及村支部书记全部参加了会议,对黄河故道二次开发工作进行了全面广泛的宣传发动。徐州市黄河故道二次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徐州市农资开发局负责同志应邀参加了会议,对邳州二次开发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指导性意见。动员大会召开后,各镇、各部门积极筹措资金,全面启动各类项目,开局良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白马河分洪道治理、农村河道疏浚工程、刘集站改造全面开工;开发区域2012年度镇村公路路网建设、镇村公路危桥改造,土山、占城、八路等客货运站场、物流中心建设及土山镇镇村公交工程已经完成;新河土地整治项目,八路、八义集、新河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全面完成;占城、新河、八路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已全面开工,12月底可完成;5个两万亩设施农业园区强力推进,新河、占城、八路等园区初具规模,占城、八路、土山、八义集小麦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建设,邳州市肉鸡无公害养殖基地建设,林下养殖基地建设等工程已经启动;岠山景区、土山古镇景区开发总体规划已完成,占城镇省级地质公园正在申报相关手续。
居办高
原载于12月21日《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