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水杉精神,创建文明城市
 
当前位置:邳州论坛 » 邳州新闻 » 李巷村:花卉种植富农家

李巷村:花卉种植富农家

2013/03/19 | 623

阳春三月,记者走进八路镇李巷村鲜切花产业园的温室大棚,眼前是一派春意盈然的景象:香水百合雍容富丽、芳香清幽,非洲菊色彩绚丽、引人注目,每个大棚内都洋溢着丰收的气息,花农的脸上都荡漾着幸福的喜悦。

在园区内,我们看到花农们都忙得不亦乐乎,他们正在把一捆捆含苞欲放的香水百合包装入箱。种植大棚的老板咸孝义陪我们看了一圈,他告诉我们:“我种了60个大棚,今年每个棚的鲜花一季可卖3万多元,收入还不错。”李巷村党支部书记李全召告诉记者:“我们村地处邳睢交界处,人多地少,信息闭塞,以前都是广种薄收,粗放经营,农民经济收入很低。为了增加农民收入,我们多次组织外出考察,看到发展设施农业前景广阔,我自己首先建了两个大棚。开始大多数农民对发展设施农业不了解,还存在着种种疑虑。大棚建起来后,当年就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自此农民们发展设施农业的劲头呈现‘星火燎原’之势,目前全村设施农业面积已发展到700多亩。从大田到大棚,我们村开始告别传统发展模式,步入设施农业新天地,花卉种植已被村民誉为增收致富的‘幸福产业’”。

正说着,村主任刘培民走了过来,他向我们介绍:“在鲜切花种植过程中,我们不断吸取外地先进技术和经验,向农业专家、教授请教,目前全村拥有香水百合、玫瑰、非洲菊等十多个高档鲜切花品种。为避免盲目生产,产销脱节,我们成立了鲜切花专业合作社,做到统一产品生产标准,统一商品验收标准,统一包装,统一使用商标,统一发布参考价格。对产前、产中、产后实施全程跟踪管理。目前产品畅销到上海、南京等多个大中城市。”

我们徜徉在大棚间,好像置身于一个美丽的景区。我们和几个正在忙活的花农攀谈起来,花农李梅说:“我们是本村人,来给老板打工的,每月的工资收入有2000多元,比外出打工强多了,像我们几个这样到大棚来‘上班’的还有100多人呢。”

回眸李巷村的发展史,李全召书记对这片美丽新天地钟情万分,他说:“面对这含苞待放的日子和李巷农民苏醒的市场意识,我们决定把几年来的收获作为新的起点,把农民这一‘幸福产业’做大做强。”

耿万志  方伟 郭修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