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22 | 817
春光融融,杨柳依依。近日,记者来到车辐山镇运西村,老远就看到成片的日光温室大棚泛起阵阵白色的波涛。大棚内满目青翠,鲜嫩的黄瓜还挂着花朵,紫色的茄子透着光泽,处处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
在河套王组鲁文政的大棚内,正在采摘黄瓜的鲁文政满脸喜悦,他穿梭于一株株黄瓜藤蔓架起的“迷踪阵”里,不一会儿功夫,便摘了满满一筐黄瓜。趁说话的间隙,鲁文政塞给记者一个黄瓜,一定要记者尝尝他家栽种的黄瓜是否甘甜可口。“俺原来在上海打工,去年过节回家的时候听说村里动员种植蔬菜大棚,就试着种了一个,没想到当年就收入了6万多元,比外出打工强多了。”鲁文政告诉记者。
走进菜农杜年华种植茄子的日光温室,棚内30多摄氏度的高温让人顿时感到酷热难耐,但对于常年劳作的菜农来说已经习以为常。记者看到这里的茄子长势喜人,有的已经可以采摘。“村里聘请的种植专家告诉俺,茄子是喜阳植物,适宜生长的温度在30℃至32℃,夜间降温的话,需要通过棚里安装的灯光补热。”杜年华指着大棚内的电灯告诉记者。春节以来,她的茄子已经卖出3万多元,大棚里的还可以卖3万元。现在她已经在茄子架下栽植了苦瓜苗,5月份苦瓜即可上市,估计一个大棚收入8万元没有问题。
该村党支部书记王壮告诉记者:“我们村历年来都是以种植大蒜为主,但是大蒜行情不稳,农民收入没有保障,为了提高种植效益,村里带领农民多次到山东寿光参观学习,组织党员干部带头种植大棚蔬菜。”王壮书记说村里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从资金扶持、建设用地、协调贷款以及水、电、路等基础建设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还聘请种植专家给农户实行免费技术培训和全程技术指导,引导农民发展高效设施农业。目前全村农民发展设施农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种植面积已发展到500多亩。该村村主任潘伟也是温室大棚种植的带头人,他激动地告诉记者:“现在政策好,技术到位,只要人勤快,想不富都难。我建了两个日光温室,种植黄瓜、辣椒和茄子,每年的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是蔬菜大棚让我们农民搭上了致富快车!”
展望村里的未来,王壮书记信心百倍,他说,将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施,重点发展设施农业,让农民在家门口发家致富,过上幸福生活。
耿万志 郭修彤 郁成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