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29 | 622
——对照先进看邳州系列评论之三
本报评论员
立足于“一园一特色”,南通如皋、通州、海安和盐城东台、大丰等地,坚持走以项目兴园区、以园区聚产业、以产业兴城市之路,集中精力发展工业集中区。工业园区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引领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他山之石,我为璞玉。分析其园区招商引资政策模式,结合邳州市园区大建设大发展,必须扩总量、调结构,聚力优势产业,构建“经济马赛克”,打造特色园区,吸引产业集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科学发展。
打造特色园区,吸引产业集聚,必须做好产业布局规划。产业集聚是工业化进行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产物,是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和集中体现。要站在战略的高度,高起点规划,根据邳州市已有的产业基础,分析行业发展前景,对现有的资源进行优化重组,明确产业发展定位,有针对性地重点培育主导产业,对全市各园区产业布局进行全面调整,进一步拓展园区的发展空间,提升园区的发展优势,达到“一个园区一个特色主导产业”的发展目标。
打造特色园区,吸引产业集聚,必须改进招商引资办法,严格按规划进行产业招商。必须在新、大、好上求突破,一个新、大、好项目的落户往往能带动一批配套项目的跟进,产生关联效应、乘数效应。坚持产业招商,一方面有利于产业高度集聚,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留住大企业。各级各部门要紧紧围绕邳州市“364”新型工业体系,认真开展“招商百日行动”,瞄准招商重点地区、重点企业,进一步强化专业招商、真情招商、驻点招商、以商招商,着力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努力在产业关联、配套招商上做文章,引进上下游配套项目,拉长产业链,使产业规模得到进一步扩张。
打造特色园区,吸引产业集聚,必须加大对园区投资建设力度,为产业集聚创造良好条件。突出“做大建强”,重抓园区建设。要举全市之力建设开发区,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下放管理权限,全力打造苏北一流省级开发区,切实将开发区打造成邳州的“经济特区”。同时,加快创建国家循环经济产业园,积极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配套提升工业集中区,在做大建强园区中增创产业发展新优势。
聚集正能量,共筑发展梦。加快园区建设,力促优势产业集聚,需要快马扬鞭。园区发展的使命,促使我们不能有丝毫懈怠。各级各部门必须始终保持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有“敢闯敢试”的勇气和决心,力求项目、资金向园区集聚,让产业集聚成为园区建设的强力“引擎”,助推邳州市园区建设走上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