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16 | 598
小学生留不留作业争议最大
这些年,有关为学生减负的话题是一直没有断过。有的学校布置给孩子的家庭作业太多,没完没了的考试,让孩子原本应该充满乐趣的童年被学习压力充斥着。前不久,教育部就《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减轻小学生书包再次成为社会热议话题。新规更注重小学生全面发展
8月22日,教育部公布《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对小学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了规范,如,一至三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可布置一些适合小学生特点的体验式作业。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安排学生参观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组织参加力所能及的手工劳动、农业劳动。从四年级开始,除语文、数学、外语每学期可举行一次全校统一考试外,不得安排其他任何统考。每门课每学期测试不超过两次。学生的资料方面,实行“一科一辅”。学校应按照随机方式对学生和教师实行均衡编班,严禁以各种名目分重点班和非重点班;取消百分制,采取“优秀、良好、合格、待合格”等分级评价。同时,征求意见稿还对小学规范办学以及学生每天的锻炼时间进行了规定。
记者了解到,目前,邳州市一些学校已经在小学生减负道路上进行了探索和尝试。据福州路小学负责人介绍,对于小学生的减负问题,学校每天安排一个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每周保证四节体育课,常识艺体课按照课程表执行,没有家庭作业,不考试,不排名,成绩按照等第。
为学生减负
老师家长大多支持
根据教育部征求意见稿调查结果显示,90%以上的民众对拟出台的减负规定表示赞同。对于减负新规,在采访中,邳州市的老师和家长们大多表示支持。很多家长认为,现在小孩作业多,负担重,学习压力大,通过减负,能够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留不留家庭作业”成争议焦点
虽然对于新出台的“减负国十条”一片叫好声,但也不乏争议。其中,争议最多的就是“一至三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这一条。面对这样的减负新规定,部分家长还是不能接受。
很多家长认为,小学生自觉性差,没有作业的“约束”便与“放羊”无异。如果孩子一点作业也没有,放学回家后无所事事,家长会觉得这是老师不负责任。
课外“加码”家长给孩子增负
担心学校减负可能给孩子成绩带来不利影响,很多家长选择在校外给孩子“加码”。市民刘先生的孩子今年上三年级,每学期刘先生都会给孩子买很多课外辅导练习册,看着孩子辛苦学习自己很欣慰,但同时也很心酸。
尽管如此,但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落后他人,刘先生表示,如果其他家长给孩子增加课外习题或者把孩子送到课外辅导班,那他也得这么做。像刘先生这样生怕孩子输掉的家长也不在少数,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很多家长都为孩子报了辅导班或买了课外辅导书。
为学生减负家长要适应
关于家长们对减负背后的担忧,老师认为家长的心态和教育理念也很重要,在小学阶段应该多关注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兴趣的培养,不必给孩子太多的压力。
闵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