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30 | 604
对照邳州看邳州 增强责任意识增信心生态环境篇
走进邳州市,青山秀水与传统的文化和文明交相辉映,绘就了一幅多姿多彩的秀美画卷,而绿色生态,成为其中主色调。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民生福祉,关系长远发展。近年来,邳州市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全面达小康、开启新征程”全局的重要位置,大力实施“蓝天碧水”、“减排治超”等重大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在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进。
“外引内调”灵动城市水环境
沂河授贤橡胶坝位于官湖镇授贤村境内,目前,橡胶坝主体工程已经完成,蓄水量达到了2750万立方米,水力发电站正在紧张建设中。工程全部建成后,具有拦蓄水源、灌溉农田、开发能源、改善生态、发展旅游、保障安全六大功能,为邳州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作为邳州市2013年度城建重点工程之一,沂河授贤橡胶坝工程被形象地喻为“邳州小三峡”,它除了承担防洪、发电等功能外,还承载了引沂河水进入城区,改善城市水环境和水生态的重大作用,为建设“邳州市沂河森林生态长廊”夯实基础。市沂河橡胶坝项目经理徐友志介绍,建成后它将是集发电、蓄水、灌溉、旅游观光等为一体的大型水利枢纽项目。
在重点打造“引沂济城”工程的同时,邳州市还按照“整治一条河道,建成一处风景”的原则,对城区河道水网进行整治和改造。李口大沟整治、古运河综合整治等一系列工程让昔日的“龙须沟”变成了一条条风景怡人的景观河。
市治淮办副主任、水利务局党委委员芮永兴介绍,下一步邳州市将继续加大投资力度,完成73公里的雨污管网分流工程,分步实施古运河、六保河、丁场大沟等综合整治,争取让城区的水域达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
铁腕减排提升“绿色效益”
实现持续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经济支撑。邳州市坚定经济与环保协调发展的科学理念,把发展循环经济与节能减排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内容,全力探索一条资源综合利用、提升“绿色效益”的健康发展道路。
光大环保能源邳州有限公司作为邳州市引进的一个资源综合利用、垃圾变废为宝的市政环保项目,也是邳州市坚持环保优先、完善城市功能的一项重大举措。项目建成后,将从根本上改变邳州市生活垃圾处理的落后状况,同时对于提高城乡环境质量,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公司副总孙先栋介绍,项目投产后,年发电量可达6800万度,年处理生活垃圾24万吨,可以实现环境保护水平与绿色能源开发能力的同步提升。
在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浪潮中,邳州市深刻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全面减排治超,淘汰落后产能,加强污染源头治理,稳步改善环境质量。
市环保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张守军介绍,在全市重大项目落户上,邳州市坚持环评优先,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污染治理难度较大的项目,坚决不批。同时,对全市工业项目,加大执法力度,全力查处工业点源污染。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今年8月份,邳州市与美国龙安集团、毕马威、中国绿色科技联盟达成了创建中美生态城市战略合作意向,这将有力促进邳州市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
张守军说,下一步邳州市将围绕“国家生态市和环保模范市”的创建工作,在全市开展自下而上的生态村、镇创建工作。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力争把邳州建成生态文明、环境优美的新家园。
记者感言:
生态环境不仅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尺。在近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邳州市采取“两条腿”走路的办法,树牢生态理念,推进低碳建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既全力维护、保护现有的生态建设成果,又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在资源能支撑、生态有保障的基础上向着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之路坚定迈进。
徐付梅 高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