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水杉精神,创建文明城市
 
当前位置:邳州论坛 » 邳州新闻 » 于春红:三张照片述说援疆心路历程

于春红:三张照片述说援疆心路历程

2013/10/16 | 748

18年来,她在教育一线默默奉献,虽然有过援疆支教的经历,可她总说,自己只是众多普通教师中的一员,她就是邳州市第一中学历史老师于春红。

新学期已经开始一个多月了,记者来到第一中学高二(17)班,正赶上班里开主题班会。这次班会的主题是“路”,是让学生明白“为什么上学、学什么、怎么学”,并以此作为学习的动力。于春红对学生说:“我们这里并不是所有的孩子家境都是很好的,那么未来的道路就在你们自己的手里,就在你们自己的脚下。”围绕于春红提出的主题,学生们各抒己见,畅想对未来的憧憬。

教师的天职是育人,而育人的关键在育德,这是于春红常讲的一句话。时间回到两年前,当时,作为徐州市9名援疆教师中惟一的女性,于春红离别身患重病的母亲和即将升学的儿子,义无反顾奔赴新疆奎屯市开展支教工作。援疆一年半,她认真摸学情,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带着其他教师研究新教法,由她负责的历史教研组被评为伊宁自治州优秀教研组。

在于春红备课的电脑里珍藏着三张照片,这三张照片都是她在新疆奎屯市高级中学支教时拍下来的。于春红告诉记者,第一张照片是她与班里的一名维吾尔族学生的合影。这名学生经常到她的宿舍找她辅导、谈心,在得知她家里有困难时,于春红拿出自己的工资,帮她渡过难关,回到了课堂。第二张照片是她和班上少数民族学生一起过生日时拍下的,在学生们眼中,于春红就像是他们的妈妈,给他们关爱和温暖。第三张是于春红即将告别奎屯高级中学返回邳州时与同事们的合影,她手里拿着的就是那块得来不易的“优秀教研组”奖牌。

现如今,回到家乡的于春红继续将爱倾注到第一中学高二(17)班的50多名学生身上,用心教书、用爱育人。她说:“江苏离新疆也有八千里路,有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一年半的时间既是磨难也是历练,未来我将还会努力付出,做一个有爱心的老师。”       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