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12 | 606
对照未来看邳州聚焦“双特”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是邳州经济开发区提速发展的关键期。在全市开发区工作会议上,下发了《关于建立特别机制和实行特殊政策,加快建设江北一流省级开发区、积极创建国家级开发区的意见》,打破传统条框、破解瓶颈制约,集中积极要素,真正实现了“开发区的事开发区办,开发区的钱开发区用,开发区的人自己管”,凸显经济开发区建设主力军、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作用,激活经济开发区快步跨越的一潭春水。
“特别机制”强劲扶持
高含金量助推高效运行 给力发展
《意见》显示,在经济开发区建立的特别机制,涵盖“自我加压,先行先试机制;统一管理,就地办结机制;合理设置、用人自主机制”等7项内容。
入区项目手续就地办结,办事不出区的“特别机制”为项目落户提供了高效快捷通道。
邳州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综合招商局局长王超介绍,例如,原来一个企业进来要立项、发改委批、注册,要到工商局、环保局去办很多手续,现在,这些手续在开发区都有相应的部门,一站就办结了,大大节省了时间。
经过前一阶段的深入调研以及多次外出考察,市委邳州市政府充分解放思想,大手笔借鉴先进地区成功经验,积极探索给现有机制“松绑”,助推项目轻装上阵,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结合邳州市实际,谋划出台“特别机制”,不断激发内生动力。
“收入留用、政府扶持”机制实现了“开发区的钱开发区用”。王超说,市财政把这部分钱全部放给开发区,集中有限的财力用到刀刃上。
在统一管理、就地办结机制上,将实行经济开发区与戴圩街道“区街合一、以区为主”的管理模式。与此同时,开发区拥有市级审批权限,实现“开发区的事开发区办”。
王超介绍,目前开发区面积扩大为80.3平方公里。开发区招商部门和建设部门把主要精力放在招引工业项目和开发区的建设上,等于给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卸掉”了包袱,服务更周到、更专业化。
“特殊政策”倾斜优势
加大自主权 实现轻装上阵
经济开发区作为邳州发展的“特区”,地位特殊、作用特殊、贡献特殊,把优势资源、优越机制、优惠政策向其集中,实现了为开发区全面“松绑”的目的。
市发改经济委纪检书记潘焱介绍,增加了开发区的自主权,建立一级财政之后,以市委邳州市政府文件的名义,进一步明确了开发区的职权,这有利于开发区根据“双特”制度给予他们权限,可以放开手脚开展工作。
在针对经济开发区的特殊政策中,最为抢眼的当属“简政放权”,简政放权内容是:市各相关职能部门相应管理职能和管理权限在开发区行政区划范围内由开发区管委会全权行使。围绕项目建设全过程,将所涉及的行政审批事权,通过充分授权、委托或设点派驻等形式,由开发区自行办结。
王超说,“一放到底,一步放到位”,体现了市委邳州市政府把权一放到底这个决心和支持力度。
简政放权仅是行政管理政策中的内容之一,除简政放权等行政管理政策外,“特殊政策”内容还涉及财政、土地、产业集聚、人才吸引和集聚政策等。创建期间,市财政每年将提供1.8亿元资金扶持。
王超说,有了这1.8亿元后,对开发区建设上,尤其是对重点项目的建设上将起到非常巨大的推动作用,这是资金上的扶持。
市委、邳州市政府着力在经济开发区推行产业集聚政策,对新引进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审批实行零收费政策,优先提供电力、通讯、自来水和用工保障。不断加大对区内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大对上市企业的培育,不断拓宽融资发展渠道。
调高定位 长远谋划
国家级开发区创建目标激情释放发展活力
“特别机制,特殊政策”,为正在冲刺国家级开发区的经济开发区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如何用足用好政策,是经济开发区人当前面临的紧迫课题。
《意见》指出,围绕国家级开发区建设发展要求,2014-2016年,邳州经济开发区工业开票销售收入年均增长50%以上,公共财政预算收入、重大产业项目设备投入总额、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实际到账注册外资年均增长30%以上。到2016年,基本实现国家级开发区经济发展指标要求。
突出政策优惠,突出自加压力。市委邳州市政府为经济开发区跨越发展装上强劲引擎。经济开发区积聚已久的发展力量,正在激情释放。
王超说,经济开发区会珍惜市委邳州市政府带来的便利,会把政策用足、用活、用好,积极主动和各个部门对接,在政策的落实及衔接上,会尽快做到位,决不辜负市委邳州市政府对经济开发区的殷切希望。
张筱咏刘交曼徐付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