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18 | 695
对照未来看邳州 关注桃花岛改造
公园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任务繁重的系统性工程,从总体规划到单体项目设计,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科学规划、精心设计。桃花岛公园也不例外。如何让公园既融入城市风格,又独具特色,首先要制定的就是它的风格定位和设计理念。那么桃花岛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主题风格又是什么呢?本期的“对照未来看邳州”专栏,我们继续关注桃花岛改造。
建设开放的城市中心公园
其实“桃花岛”公园并非官称,曾叫“邳州公园”。因为这里自古以来,临水盛开着一片片桃花,周围百姓都习惯称作“桃花岛”。也曾有民间学者戏称“天上飞来的桃花岛”,表达了邳州人们对“桃花岛”公园的独特情感和浪漫情怀。
而群众的期盼正是政府决策的主要动因,要让桃花岛改造更加便民、利民,那就离不开“民生”二字。
公园为谁而建?要建成什么样?这是桃花岛公园改造规划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今年年初的一次关于公园主题定性问题探讨会上,曾引发了热烈讨论,这也让市委、邳州市政府对桃花岛公园改造工作变得更加谨慎。
邳州市规划局设计室副主任沈孟介绍,大家都认为桃花岛公园应该是市民的、开放的、生态的、文化的公园,结合这种城市公园的定位,邳州市领导对这方面决策更加审慎、更加严格,在前几家设计院的基础上,请更高的高手给我们操刀。
科学规划的龙头地位再次得到凸显,今年年初,市委、邳州市政府决定聘请清华规划院朱育凡教授参与桃花岛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为桃花岛公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赋予了更深厚的文化底蕴。他们把国际的一些新的理念、高深的专业知识,结合邳州的地气、公园的打造、邳州地理文化性格的塑造,做了最大的努力。
通过广泛征集民意、反复修改论证,邳州市最终提出了要建设一个市民的、开放的、生态的、崭新的城市中心公园的定位,对“公园为谁而建?建成什么样?”的问题给予了最充分的回答,也为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指明了方向。
“渔樵耕读”寄托乡土情怀
据介绍,桃花岛公园起源于一个长满桃树的小岛,因而桃花、湖泊、小岛作为公园的独特元素,也成为规划设计的突破口。
结合邳州乡土文化,设计单位提出了包含“鱼塘水泊、山中风景、辛勤劳作、文化历史”在内的“渔樵耕读”设计理念,整体突出楚韵汉风、诗意田园的文化特色,以“风调雨顺、万方安和”为主题,营造都市桃源、大美邳州的美好愿景,表达了人们对桃花岛的情感,对故乡情的依恋,对都市桃源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仅富含邳州历史文化、乡土人情,更注入了情感和灵魂。
邳州市规划局设计室副主任沈孟介绍,我们不仅有自己的一个独特的公园,而且把邳州独特、特有的文化进行彰显,把邳州的水和绿来加入文化上的灵魂。
围绕打造“大水、大绿、大空间”的景观格局,老桃花岛公园将整合六保河及东渔场,借引沂润城东风,打通水系,为公园注入活力,成为桃花岛改造的又一亮点。如何做活这篇水文章?又将会为市民带来什么?下期我们将继续为您解读。
黄扬
网友热议桃花岛改造
在邳州新闻官方微博“桃花岛改造”微话题中,网友进行了热烈讨论。
网友“邳州智库”说,对此声势浩大、惠及民生的重大工程,并非盲目求大,而是谨小慎微、科学规划,考验的不仅是领导干部的魄力和干事创业的激情,也彰显了邳州科学发展的水平,值得邳州人民拍手叫好!
网友“徐景洲微博”对公园增加文化内涵提出了建议,他说,应该把邳州博物馆里有价值有特色的一些文物做成园中雕塑,增加历史文化内涵,不要搞一些泊来品。再比如百米农民壁画长廓之类具有邳州独特文化元素的景观,都应该好好考虑。
也有网友建议保留六宝塔、关帝庙等老建筑以及水杉树林等,改造后既要有新意,又要有历史积淀。
邳州政府网市民论坛也开设了专题页面向网友征集意见,网友们表达了对桃花岛改造的迫切愿望。
网友“有些鸭梨”说,想当年,我们全县职工都还到那里劳动,开挖土方哩。后来建得俗不可耐,没有文化底蕴。现在生活好了,就得高点品位,体现邳州的文化积淀。
fei_xiang1506说,桃花岛凝聚了儿时的回忆,伴随着我们从童年到少年再到成年,作为土生土长的邳州人,特别希望桃花岛能够重新焕发活力和青春,为政府的这项工程点赞。
“我爱兵哥哥”说,尤其是住在桃花岛附近的居民,更是享受到政府这一便民工程带来的好处。这次的改造方案充分征求市民意见,可以看出政府的用心良苦。
(黄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