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20 | 602
对照未来看邳州 关注桃花岛改造
打造“大水、大绿、大空间”的景观格局是此次桃花岛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一大亮点,如何有机整合渔场资源,打通水系,做活水文章?本期对照未来看邳州专栏,我们继续关注桃花岛改造。
11月6日上午10点,市水产养殖场召开了一次特殊会议,在一间陈旧的会议室里,几十位渔场职工及承包户共聚一堂。会议的议题主要是关于渔场下一步的公园改造问题。市农委工作人员和渔场负责人向职工通报了桃花岛改造和对渔场地块实施征补的消息。
按照桃花岛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方案,老桃花岛公园将和六保河及渔场有机整合,打通水系,形成大水、大绿、大空间的城市中心公园。改造后的桃花岛面积也将由原来的24.5公顷,增加到71.3公顷,形成一个近千亩的城市公园。
整合渔场资源 扩大公园规模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城区人口的不断集聚,桃花岛公园已无法满足市民的需求。市委、邳州市政府意识到要改造就必须扩大规模,而占地550亩的渔场,隔六保河与桃花岛公园相呼应,鱼塘密布,水文丰沛,有做大水面的天然条件,是建设公园的最佳场地。
如果能将桃花岛公园和渔场整合,连片发展城市公园,将是惠及民生的重大工程,而六保河及沿河道路却成了最大障碍。同时,桃花岛公园现有水面110亩,为死水,水质较差,受污染后很难排除,更加迫切需要打通水系,做活这篇水文章。
引沂润城解难题 打通水系注活力
这些难题直到今年“引沂润城”水利战略的实施才得以解决,也给桃花岛改造带来了新的机遇。按照水利规划,六保河不再是防洪河道,而降低为排涝河道。这样破除河堰,打通水系,具备了实施条件。因而“大水、大绿、大空间”的桃花岛公园设计方案才最终得以敲定。
整合之后,原桃花岛公园、六保河、渔场所有水系将全部被打通,形成一个统一水体。而六保河原河道水流依然保持畅通,并通过“引沂润城”,将更优质的水源引入公园,担负着水循环和城区排涝的重要职责。
古老的邳州依河而建、依河而兴,水资源丰富,有着浓厚的运河文化,做活桃花岛公园这篇水文章,必将为打造邳州“水城”注入更多活力。
邳州市规划局设计室副主任沈孟介绍:“突出邳州富水的特色,给老城注入了一个灵性,赋予了一个水的特色,然后给整个公园的运河文化做出了一个底蕴的铺垫。”
渔场变身公园 深得群众支持
如今,渔场即将变身公园,那群众能否支持这些工程呢?记者进行了随机采访。
渔场居民韩英表示:“肯定支持也满意,老百姓出来不就有去处了嘛,环境变好了心情也好。”
渔场职工薛莎说:“政府改造桃花岛公园对市民都是有好处的,这个肯定支持。”
退休干部郑志民说:“应该看大局识大体,有总体发展的观念,这个做好了的话,不但对咱现在,而且对今后子孙万代都是好事情。”
黄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