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18 | 1,134
一个地区要实现强势发展,必须以产业作支撑,以项目为牵动。“项目为纲、纲举目张”,这是区域发展的共识,更是市委、邳州市政府的全新发展定位。回眸2013,邳州市瞄准高端项目、产业链项目,接洽大客商、引进大企业、建设大项目,项目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力”。
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1841亿元,增长25%。在全国第十三届县域经济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排名跃居第49位,提升了7位。面对宏观经济复杂多变、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2013年,邳州市强化重大项目建设“第一权重”地位,全市党员干部谋项目、争项目、抓项目、服务项目,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取得了一份来之不易的成绩。
项目建设 布局为先
项目建设,布局为先。在新一轮产业布局中,邳州市确立了新的七大主导产业,将11个工业集中区调整为“两主三特四重”9大版块,通过重新布局,邳州的产业结构更加优化,产业集聚的步伐显著加快。新型的产业体系为未来邳州的工业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项目入驻创造了更加丰腴的热土。
县域竞争说到底就是招商引资的竞争、资源要素的竞争,一个重量级项目,可以振兴一个产业,改变一座城市。盐城、南通等地的经验,给我们起到了很好的启示。新形势下,必须集中有限的资源突出招引大项目,只有引进大项目,围绕产业壮大、链条延伸招大引强、补齐短板,才能实现洼地崛起。
招大引强是发展的永恒主题
过去的一年,邳州市招商团多次赶赴上海、深圳、浙江等地考察洽谈项目,把优势企业作为攻坚目标,开展集中洽谈签约活动,招商引资高潮迭起,成功签约了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资额度大、辐射带动力强的重大工业项目。
环境是形象,是招商引资的磁场。没有良好的环境,就没有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只有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才能产生“洼地效应”,实现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的汇聚,收到“一花引来满园春”的效果。过去的一年,重视环境建设、变更观念,提高服务水平,成为市委、邳州市政府的共识。
巢暖引来凤凰栖
位于燕子埠镇的汉能光伏项目从开工到建成发电,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创造了令业界惊叹的“邳州速度”。受到沂州煤焦化项目的吸引,考伯斯煤焦油、喜科墨针状焦、尼铁隆炭黑三个产业链项目成功落户邳州。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只有更加宽松、更加理想、更具优势的投资环境,才能引来投资者、留住投资者。对开发区、高新区实施“双特”政策,为园区体制松绑,表明了市委、邳州市政府强势推进园区建设、加快项目落地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为了项目,邳州市领导深入车间工地,现场解决问题。基层党员干部在一线锻炼,项目在一线推进,问题在一线解决,成效在一线检验。招商引资赛场上一展身手,经济发展一线磨练干部。良好的投资环境成为企业家投资兴业的沃土。光大环保能源(邳州)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先栋由衷地说:“市委邳州市政府对我们项目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和支持,通水、通电、通路,提供了有利的施工条件,各项服务做得很到位。”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力,是地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做好项目这篇大文章,必须牢牢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把大项目引进作为主攻方向,把大项目落地作为主要任务,把大项目投产达效作为主要目标,抓大项目,多上项目,夯实邳州经济发展的根基,积蓄领先区域发展的底气,用项目建设为邳州赢得现在,创造未来。
吕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