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20 | 622
邳州市民政局社会捐赠中心——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自邳州市民政局社会捐赠中心成立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把闲置的旧衣物捐赠出来,不仅能保护生态,还能奉献爱心。在市民、志愿者、爱心企业纷纷参与的同时,活动中频频出现一幕幕感人的场所。爱心没有终点,梦想仍在继续。正如歌中唱的那样:“我和你一样,一样的善良,一样为需要的人打造一个天堂……所有的付出只因爱的力量。”
回放
为贫困家庭送温暖
“多亏了党和政府,让我妻子才能活到现在。今天民政局社会捐赠中心工作人员和爱心人士,又专程来看望我们,送来了米面、食用油和衣服,太感谢了。”日前,家住燕子埠镇韩寺村的梁为军,因妻子患有尿毒症致贫,对于邳州市民政局社会捐赠中心工作人员和爱心人士的看望,让他感动得泣不成声。
当天,邳州市民政局社会捐赠中心工作人员和爱心人士,为该镇53户困难群众送去米面粮油、衣物,共计552件,并为5户因病、因祸致贫的家庭,特意送去了一份新年礼物。
据悉,该中心自去年11月28日开放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目前共收到社会各界捐赠衣物34笔、6000多件,先后对邳州光荣院,赵墩镇、燕子埠镇、铁富镇、岔河镇、土山镇等地的孤贫人员实施临时救助7次,发放物资2829件。同时每批爱心捐赠都在捐赠登记表上留有爱心档案,通过统一规范的配送中心进行配送,确保爱心捐赠的去向公开透明。
反响
寒冷冬日爱心涌动
成立两个月以来,邳州市民政局社会捐赠中心通过网络、书信、电联等方式向社会各界群众发放《关于开展社会捐赠活动的倡议书》1000多份,收到了良好的反响,接受咨询200多次。捐赠群体中,既有普通市民和企业家,也有远在外地心系邳州发展的老乡,大家凭着一腔热情,共筑了邳州美好的爱心救助路。
赵墩镇村民刘军是第一位捐赠的爱心人士。中心开门第一天,他便一下子捐了200件衣物,并在捐赠登记表使用范围一栏,特意写着定向捐赠炮车敬老院。
爱心不分年龄,不分大小。去年11月13日,家住法苑小区的小学生王亮亮在母亲的陪同下,将装有14件衣物的塑料袋郑重地递到了中心工作人员的手中,并嘱咐说,一定要交给那些临时受贫的人。
《中国江苏网》、《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徐州电视台》、《中国黄淮网》《中国邳州网》等18家媒体41次予以宣传报道。邳州市民政局社会捐赠中心的成立,受到困难群众和社会的好评。
亲历
在感动中品味力量
邳州市民政局社会捐赠中心位于通城广场一处门面房。日前,记者在该中心看到,厅内两侧整齐地摆放着打包好的衣物、鞋子,桌子上分门别类地放着作业簿、字典和铅笔等学习用品。绕过捐赠、发放、咨询三个窗口,只见两名工作人员正在整理市民捐赠的衣物,男女棉上衣、裤子;男女大童棉上衣、裤子等等,堆成一座座小山,大到棉被、毛毯,小到枕巾、鞋子,一应俱全。
工作人员说,已经打包的衣物连同桌子上的文具,是准备送给土山镇孤儿的。说话间,一个身穿运河中学校服的男孩怯怯地走了进来。他说,自从父亲去世后,他家里的经济情况大不如从前,听说这里可以领到免费衣物,因此他写了申请,在班主任的确认后,专门来这里挑选衣物。不过遗憾的是,由于自身原因,最终没有找到适合他的衣物,工作人员只好告诉他,等有了合适的衣物会及时打电话通知他。
有需求,才会有捐赠。记者随手翻开临时救助中心接受社会捐赠的登记表,上面详细记载着每位热心人士的善举。
延伸
什么样的衣物才够标准
“听说有的地方接受捐赠时,衣物需要八成新的标准,具体怎么界定?”市民李女士一直想把家里多余的衣物捐赠出去,可是听说有的地方对捐赠衣物有“特殊要求”后,又犹豫了一下。
新成立的市社会捐赠中心对衣物捐赠是否也有这样的“特殊要求”,还有哪些需要注意事项?据此,记者专门采访了市社会捐赠中心主任李敬刚,以探究竟。
捐助物越多越新越好
“爱心怎能用新旧的程度来衡量?”李敬刚解释说,由于邳州市社会捐赠中心刚刚成立,迫切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为了鼓励爱心人士积极奉献爱心,提高捐资捐物的积极性,目前衣物捐赠标准是,只要不破、不坏、够干净、够保暖就可以。
《关于开展社会捐赠活动的倡议书》中,明确写着捐赠内容包括物品、食品、资金三类。李敬刚说,其中,物品类又分棉衣棉被类、服装鞋帽类、文体用品类等。不过食品类尤为要注意,倡议书中明确要求,主要是批量的保质期内的方便食品及饮料、饮用水。
李敬刚表示,从目前收到的捐赠来看,很多爱心人士都会主动把衣物清洗干净、整理好,再送过来,有的还是全新的衣物,大家都希望给临时困难的群众最切实的帮助。
爱心在传递希望在延续
旧衣无处安放是显而易见的浪费,但现实情形是民众捐赠意愿较多,却往往苦于找不到合适的捐赠地点。邳州市民政局社会捐赠中心的成立,为爱心人士提供了献爱心的好去处。
据统计,邳州市仍有950名孤儿、7328名五保对象、1.1万名优抚对象、1.5万名大病救助对象、4.4万名城乡低保对象、10万名残疾人、25万名老年人、1500多名困难学生,还有3万多名困难群众生活在最低生活保障线边缘,同时每年还有大约2000多个家庭因天灾人祸陷入困境,对于这些人来说现有捐赠善款还远远不够,还需要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愿大家携起手来,献出爱心,努力帮助他们走出生活困境。
链接
邳州市民政局社会捐赠中心,于2013年11月18日正式挂牌对外开放。
中心以“开展经常性社会捐助,弘扬社会救助精神,汇集社会各界爱心,救助城乡困难群体,促进社会捐助事业发展,服务社会和谐文明”为服务宗旨。创新性地以临时救助中心、社会捐助中心、救助物资配送中心“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开展社会捐助工作。
社会捐助中心,搭建市民爱心平台,接受社会物资捐赠,及时整理、分发捐赠物品,做好捐赠款物传输纽带,让困难群众更便捷受益。
临时救助中心,建立健全临时救助制度,依托捐赠中心进行食品、药品、棉服等物资储备和配套资金,对因灾、因病、突发事故等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出现暂时性困难的城乡困难家庭进行及时救助。
救助物资配送中心,集中收集捐赠物资并针对性采购生活用品,统一整理、储藏配送。
据了解,该中心将建立长效机制对全市困难群众按镇筛选后进行慰问走访,第一时间把社会各界的爱心捐赠和温暖传递出去,向特殊群体、特困户、孤贫儿童实施救助。同时,困难群众也可以自己至捐赠中心申请救助,经过审批后,便能得到现金或物资形式的临时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