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23 | 622
【本报讯】 一样的春节,不一样的年货;一样的置办,不一样的方式。随着春节的临近,又到了一年一度农民置办年货的“热火”时节。连日来,四户镇农民在置办年货中出现了许多新鲜“元素”,农民在筹备年货的同时,也在给土地备足良种,作物良种一时成了农民的抢手货。
农历腊月二十,镇上老板张希衍经营的生资门市被围得水泄不通,农民你一包、我一包地购买春耕生产必备的化肥和种子,张老板一边帮助搬运农用物资,一边向大家讲解作物管理技术要点。
眼下,该镇不少农户纷纷从过年经费中压缩开支,腾出资金买化肥、购良种,筹备春耕农用物资,为土地办起了丰盛的“年货”。
道口村11组农民刘景田几天前,买了一台水泵,现在又买了几袋肥料、15公斤玉米种子,这是他入冬以来第三次购买春耕物资了。年逾半百的邹维义老汉说,去年他家种植了30亩“蠡玉16”玉米,单产超过675公斤,左邻右舍都夸他家的玉米收成好,这不,他今年就提前准备好了玉米种子。
如今,在四户镇,像刘景田、邹维义这样改变习俗,先备足春耕生产物资,然后再准备年货过春节的群众不在少数。许多尝到科技农业甜头的农民,自觉地加大对土地的投入,把有限的资金用于扩大再生产,出现了争为土地办“年货”的喜人景象。
(耿万志 栗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