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27 | 640
再过几天,就是农历马年春节了。很多人心里装满了过年的打算。庆祝春节,第一件事就是贴春联。在家贴上一幅大红的春联,喜庆又吉祥。以前,各家各户的春联往往是自己写或者请人写,不过现在大都直接到街上购买,于是很多人就瞅准了一个借“年”发财的商机。那么,今年的春联市场怎么样?又会出现什么新变化?记者进行了深入探访。
春联一条街,红红火火
1月26日,农历腊月二十六。邳州的大街小巷洋溢着浓浓的年味儿,春节装饰品市场也空前火爆起来。记者在人民路春联一条街看到,大大小小的摊位上摆满了马年春联、喜庆福字、大红灯笼,放眼望去,满街的红红火火,而前来购买春联的人也是络绎不绝。
“贴春联图个吉祥,祖辈传下来的传统不能丢。”一位大爷端详着刚刚买下的春联笑得合不拢嘴。“一些造型独特、样式新颖的中低端春联颇受顾客喜爱。”摊主周伟一天可以销售几百个春联。
周伟私下告诉记者,一幅批发价在2.5元的春联,零售价往往可以卖到8元,而有些制作精美的春联,零售价甚至可以翻10倍。对于春联的销售前景,周伟信心十足,“我们利润要高于往年,因为批发价下降了10%。”
商家赠送减少,自购增多
一个陈姓的年轻小伙,一出手买了十多套春联,价值200多元。“家里这几年基本上没有买过春联,春节前预交话费、存款都会送春联。”而今年,小陈没有再收到赠送的春联,只好自己到市场上选购,“这些春联更精美,绒面还带着烫金字呢。”在市场转了一圈,小陈认为自己购买的春联,比企业赠送的春联少了广告气,多了喜庆,多了年味。
今年,像小陈这样的消费者不在少数。往年春联都会被银行、房地产公司作为礼品赠送给消费者,而今年一纸禁令让“私人定制”的春联大幅缩水,所以现在不少人需要自掏腰包购买春联,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刺激春联的零售市场。
印刷厂忙生产,开足马力
在走访中,记者发现这些春联、福字大都来自于本地一家名为喜盈门的印刷设备公司。在多方打听下,记者来到了位于议堂镇的喜盈门印刷设备有限公司。走进产品展览室,迎头一片中国红,墙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春联和福字,撒金的、织绒的、浮雕的……应有尽有,仅“春联”就有30多个品种。这些春联是公司老总焦一华请了多方面的专家精心设计的。
焦一华是议堂镇人,11年前,他在一个义乌朋友的带动下,从事起印刷春联生意。“很多人采购春联,包括越南的,还有朝鲜的,甚至不认识中国文字的,也前来采购春联。市场需求大,利润丰厚。”
值得一提的是,焦一华今年的春联成本价也在不断走低。“原材料成本下降,仅铜板纸从去年的6400元/吨下降到了目前的6200元/吨。”在2013年一年里,焦一华还加强了车间管理,“我们今年春联出厂成本价格下降10%。”焦一华说,单看一幅春联他的利润并不高,但由于客户遍布全国各地,而且都是大批量走货,所以总体利润仍然相当可观。
往年这个时候焦一华工厂里的机器早停了,而今年,全厂工人还在加班加点忙着赶制最后两批春联。“我们今年接了很多大订单,像中国邮政、欧蓓莎国际商城、河南亿丰、天鸿汇龙国际都在我们这里订货。”焦一华说,这些订单要占到今年销售额的40%。有了订单,焦一华把今年的产量扩大了30%。在“私人定制”春联大幅缩水的背景下,焦一华还能接到多笔大订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今年他的产品转型升级。“我们走的是物美价廉的亲民路线。我们春联好,价格又便宜,自然很多大主顾都乐意和我们合作。”焦一华坚定地说。
散户争相批发,分一杯羹
瞄准春联市场这块大蛋糕的不仅仅是焦一华这样的大户,还有一大批零售春联的散户。冯芝和,港上镇人,平时在镇上的板材厂打工。但是从6年前开始,每年一进入腊月,他就会到焦一华的厂里来进一批春联和福字,拿到周边集市去卖。“从腊月二十五一直卖到年三十,拿2000元的货,可以赚2000元。”去年腊月一个星期的时间,冯芝和靠着卖春联和福字,净赚了3000元。“今年我要多进些货,因为营业厅、银行不再发春联了,一些人就要到零售市场上去买。”冯芝和对今年的春联市场充满希望。
“企事业单位缩减采购春联,这给销售春联的散户带来了商机”焦一华说,今年不仅前来批发的散户人数多了,而且购买数量也高出一大截。
像冯芝和这样希望借“年”发财的人为数还不少。他们都想抓住这个春联销售的旺季大赚一笔。在记者采访的时候,正赶上睢宁的焦新年前来补货,“我要的数量比去年多出一倍。”焦一华透露,“城乡3000多家,80%都在我们这里拿货。春联销售利润比较高,他们利润可能达到10倍。”
记者感言
企业有利润,商贩也发财,顾客则沾喜,马年的春联市场可谓是万马奔腾。由此再一次看到,财富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只要您善于发现。马年马上就要到了,我们祝愿大家马年心想事成,马年吉祥。在这里我们送给大家一幅春联:上联是和美 和顺 和睦 家家和谐庆盛世,下联是 兴国兴业 兴财 行行兴旺迎新春 横批:家和业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