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28 | 624
【本报讯】“原以为三天都办不完的事,没想到来这里不到半小时就办妥了。”64岁的王大爷在镇政务大厅办完养老保险业务后由衷地感叹。
家在栗家村的王大爷骑老年三轮车来镇里需要至少半小时,他的养老保险存折和身份证上的名字不一致,导致他到邮局取不出来钱,心急如焚的他来到政务大厅,先得到当天值班的全程服务协办员的热情接待,在问清事情之后,立即被引导到人保窗口。由于王大爷不识字,无法书写户名变更申请,窗口服务人员热情地为他进行了代写、代办服务,办理完相关手续仅用了20分钟。
其实,这只是四户镇政务中心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水平,深入推进百姓办事“零障碍”工作的一个缩影。该镇政务中心充分利用集中办公的优势,发挥便民服务站的协调作用,政务大厅以团队服务为宗旨,进来办事的群众首先会由当天值班的全程协办员进行接待,在问清需要办理的事项后,再引导到相应的服务窗口,并告知工作人员需要办理的事务,以保证服务的准确性、便捷性。同时,严格落实二次办结制,对于不能一次办结的事情,进行详细告知,确保最大限度地缩减办结时间。除此之外,该镇政务中心还不断创新服务形式,增加便民服务举措:为一些填写表格材料有困难的群众代书、代办有关事项,提供茶水等服务,为身体残疾或年迈群众开辟“绿色通道”,一系列便民举措的实施,让当地群众切身感受到“零距离”服务的温暖。 (张华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