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水杉精神,创建文明城市
 
当前位置:邳州论坛 » 邳州新闻 » 创造发展和惠民的新业绩

创造发展和惠民的新业绩

2014/02/10 | 624

——市委书记王强在全市三级干部大会上的讲话要点解读

一年之计在于春,发展之计在于勤。2月9日,春节长假刚刚结束,市委、邳州市政府召开全市三级干部大会,总结工作,表彰先进,部署任务,动员全市上下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的指引下,凝聚转型发展正能量,再鼓激情跨越新干劲,建设全面小康升级版,当好苏北发展排头兵。发展和惠民的事,等不得、拖不得、慢不得。肩负的使命和责任,使我们不能有丝毫懈怠。会上,市委书记王强对2014年工作进行部署,就围绕改革、发展、惠民、稳定、作风等五个方面抓好落实进行强调。

激情跨越2013

刚刚过去的2013年,是邳州发展很不平凡的一年。我们共同战胜了各种困难和挑战,取得了新的显著成绩,向全市人民交上了合格的答卷。

延伸阅读:

我们矢志拼搏、勇往直前,书写了靓丽的发展答卷。主要经济指标逆势增长,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健康,圆满完成既定目标任务,高分通过省全面小康达标考评,荣获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最具投资潜力和最具区域带动力“三个全国百强”,在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排名跃居第49位。在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省委罗志军书记两次充分肯定邳州工作。

我们锐意创新、克难奋进,书写了崭新的改革答卷。实施“双特机制”,加快“两区共创”,突破要素制约,创新考核方式,荣获全国食品工业强市、科技进步先进市、转型升级示范基地、政府透明度领先奖和省创新型试点市、省土地执法模范市等30多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

我们心系百姓、倾情为民,书写了厚实的民生答卷。城镇建设坚持“四精理念”、推动“双城同建”,生态文明建设实施“六大行动”、构建“六大体系”,城乡更加宜居;办好50项为民实事,全面完成民生服务中心、鑫惠体育馆、城市公交公营等实事工程,百姓更加乐居;创新社会治理,蝉联全省平安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先进市。

我们转变作风、联系群众,书写了过硬的作风答卷。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十项规定”,着力加强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建设,扎实开展“四权建设村村行”活动,省委罗志军书记、徐州市委曹新平书记分别作出重要批示,全市490个村居的党组织换届和村委会换届选举一次成功。

一年的探索实践、砥砺奋进,我们坚定了实现更快发展的必胜信心,积累了创造更大业绩的宝贵经验,凝聚了迈向更加美好明天的强劲动力。

稳中求进,最重要的是观念和理念。全市深入开展“三个对照”活动,集中开展12项专题集体调研,通过领导干部大讲堂、综合能力提升研修班等多种形式,切实做到“创业有胆识、创新有才干、创优有定力”,全市实现了经济发展稳中求进、稳中向好。

转型发展,最核心的是方式方法。坚持“项目是纲、纲举目张”,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发展现代农业,壮大现代服务业,推动经济增长从要素支撑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从数量优先型向质量并举型转变。

改革创新,最根本的是体制机制。全面深化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打破不利于发展的条条框框,构建有利于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提高发展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激情跨越,最需要的是勇猛精进。既要敢干,又要会干;既要激情,又要理性;既要争先,又要创优。始终保持勇猛精进的鲜明特质,干事创业永葆激情、永不言难、勇于担当、勇往直前,推动发展尊重科学、遵循规律、尊重民意、遵守规则,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拼搏奋进、跨越前行。

勇猛精进2014

2014年,要循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号角,按照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和市“两会”的既定方针,全面深化改革,全力加快发展,全心造福百姓,为圆满实现“十二五”规划打下坚实基础。

延伸阅读:

宏观形势风云变幻,机遇和挑战长期共存,发展和惠民责任重大。要增强战略定力。锁定“建设全面小康升级版,当好苏北发展排头兵”的奋斗目标,树立恒心,保持定力,“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驰而不息地把邳州各项事业推向前进。要坚持问题导向。如何应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如何完成“做大经济总量”和“提高发展质量”的双重任务,如何在经济增长换档期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如何进一步提升作风效能、提振精神士气?我们要深入思考、谋势干事,有的放矢、解决问题。要树立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坚定发展信心,坚守最低点,争取最大值,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下好深化改革先手棋,把握经济工作主动权,切实做到有备而无患、防患于未然。

2014年,改革仍将是百折不挠的时代强音。全面深化改革,是邳州市躲不开也不应躲的责任、推不掉也不容推的使命。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重点领域“牵一发而动全身”,关键环节“一子落而满盘活”,邳州市要把握重点和关键,以“六项改革”激活全局。万事开头难,面对改革道路上的沉疴积弊、激流险滩,我们要拿出众人拾柴的心劲、逢山开路的闯劲、抓铁有痕的韧劲、勇毅笃行的稳劲,制定切实可行的“时间表”和“施工图”,既敢于出招又善于应招。目前,改革的实践基础具备、理论准备具备、良好氛围具备,我们要坚持公平开放透明,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坚持市镇联动、以城带乡,推动城乡一体发展;坚持增进民生福祉,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坚持资源短缺、环境约束的“双重警醒”,健全生态文明制度;坚持简政放权、再造流程,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坚持减压松绑、注重实效,创新考核体制机制,为邳州科学发展增添强大动力和活力。

2014年,发展仍将是坚定不移的鲜明主题。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前提和基础。要突出“八大行动”。全力实施转型升级攻坚、新型城镇建设、现代农业提升、商贸物流繁荣、文化强市振兴、民生幸福普惠、社会治理创新和生态家园共建行动,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要凸显“项目为纲”。加快实施工业项目“1030”工程,精心打造两主三特四重工业园区“九大版块”,发展壮大“七大产业”;全力抓好“112211”工程,建设繁荣、宜居、特色、智慧的新型城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实现设施农业、林下养殖、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托管四个新增10万亩。要突破“十大重点”。常态工作常态抓、重点工作重点攻,全力突破创建国家级开发区、创建省级高新区、商贸物流园区建设、邳州港搬迁、徐塘电厂三期扩建、高速公路增设出入口、南京路北上、270省道北延、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创建、石膏产业整顿整合等十大重点工作,进一步凝聚全局、引领全局、带动全局。

2014年,惠民仍将是矢志不渝的执着追求。当前,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内容形式更丰富、水准要求更高、权利诉求更强烈,保障和改善民生只有新起点,没有终点站。邳州市要把握民生脉动、补上民生短板、兜住惠民底线,全力办好年度50项为民实事。重点实施棚户区改造、城乡公交惠民、校舍安全和学前教育提升、医疗便民、区域供水、引沂润城、公园提升改造、民生服务、社会福利、殡葬提升等“十大民生工程”,切实解决好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医食住行、生老病葬”问题;着力完善社会救助、就业创业、社会保障、扶贫开发、村居基础建设、敬老养老等“六大民生体系”,让民生底线更扎实、民生基础更厚实,让全市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更有底气、更加幸福。

2014年,稳定仍将是常抓不懈的重大责任。“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要坚持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全方位解决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要严格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严厉打击非法信访,确保社会和谐稳定。要倾听百姓声音。办好“书记市长网上直通车”,营造良好网络生态,让群众说话有地方、意见有人听、诉求有人办、呼声有回复。要尊重百姓意愿。深化村级“四权”建设,把群众发展致富的良好愿望,更好地转化为村级的扎实行动。要紧跟百姓需求。深化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用好“百姓办事零障碍大篷车”,把政务服务中心和民生服务中心打造成高效快捷的“便民超市”,让群众办事少跑一趟路、少跨一道门、少找一个人。要确保百姓安宁。加快“法治邳州”和“平安邳州”建设,共同打造一个安居乐业、心齐气顺的和谐家园。

2014年,作风仍将是锲而不舍的永恒课题。贯彻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要以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锲而不舍抓作风、改作风,以优良的作风凝聚党心民心、带动政风民风。好作风是带出来的。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学习、增强本领,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说到就要做到,承诺就要兑现,一级带着一级干,确保作风建设和规定执行落地生根、长期坚持、久久为功。好作风是抓出来的。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整治“四风”,不能毕其功于一役。要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从小事做起,从具体事情抓起,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确保取得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信得过的成效。好作风是干出来的。抓落实务必重心下移、深入一线,务必戒骄戒躁、求真务实,务必俯下身子、甩开膀子,扎扎实实推进工作,积跬步而致千里,汇细流而成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