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水杉精神,创建文明城市
 
当前位置:邳州论坛 » 邳州新闻 » 苦干实干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实惠

苦干实干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实惠

2014/02/13 | 598

——访燕子埠镇党委书记陈德启

开栏的话

告别2013,我们迎来崭新的2014。

机遇和挑战长期共存,发展和惠民责任重大。这一年,在邳州前进的道路上,发展任务比以往更重,要求比以往更高,责任比以往更大。我们要循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号角,按照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和市“两会”的既定方针,全面深化改革,全力加快发展,全心造福百姓,为圆满实现“十二五”规划打下坚实基础。

本报今起推出专栏“新春专访·勇猛精进2014”,集中报道相关镇(街道、园区)和部门贯彻全市三级干部大会精神,提振精气神、创造新业绩的新思路、新举措、新亮点,展现全市干群“真抓实干、注重高效”的精神风貌。

燕子埠镇曾被称为邳州市的“西伯利亚”,一直是全市落后垫底的典型,而在去年全市镇级科学发展目标综合考核中,燕子埠镇一举夺得农业主导型镇第一名的好成绩,创造了新的历史。三年间,它悄然蝶变、华丽转身,上演了洼地崛起的精彩一幕。近日,记者采访了该镇党委书记陈德启,破解燕子埠镇洼地崛起的奥秘。

现场直击

2月11日上午,燕子埠镇党员干部大会召开,吹响了富民强镇新辉煌进程的集结号,动员全镇党员干部咬定发展不动摇,争先进位不松劲,苦干实干不懈怠,攻坚克难不退缩,立足新起点,实现新跨越,确保燕子埠镇在农业主导型镇中继续领跑。

该镇党委书记陈德启在会上强调,新的一年,燕子埠镇深入学习贯彻全市三级干部大会精神,坚持不懈抓投入、上项目,突出抓好招大引强,加快推进在建项目建设,鼓励扶持企业科技创新;坚持不懈抓农业、带民富,设施农业实现规模化、园区化、产业化发展;坚持不懈抓建设、强管理,城镇建设坚持精心规划、精品建设、精细管理、精良运作理念;坚持不懈抓实事、惠民生,集中财力办民生实事;坚持不懈抓稳定、促主谐,扎实推进民生110服务机制、“百姓办事零障碍”工程,继续开展大走访,切实增强发展意识、大局意识、使命意识,加快推进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给全镇百姓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全景扫描

“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这种声音平易而务实。“面对新的镇域发展排名,好成绩只能让全镇党员干部继续提振精气神,对未来发展充满希望和信心,若想继续领跑全市第一,目前我镇还需继续努力。”陈德启说,目前,燕子埠经济总量小、底子薄的现状并没有改变,产业发展投入少、后劲弱的劣势并没有改变,农民致富的路径少、困难大的困境没有改变,说明全面发展仍有短板。

“但是,全镇上下一心,干事业的精气神绝不能改变!”陈德启表示,针对2014年工作任务,燕子埠镇各部门已有责任分工,关键是各项措施要落到实处。下一步要加大对冬暖式温室大棚的扶持力度,提高补助金额,由去年1万元提高到1.2万元,足额发放扶贫贷款,减轻农户种植压力,争取实现新突破,加大奖励力度,对于完成任务的村支部书记奖励2万元,每超建一个大棚奖励5000元,同时加快园区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全力打造单体连片全省最大、全国有影响的万亩日光温室大棚基地。

对于重点项目,该镇将坚持不懈抓投入、上项目。“围绕打造全省最大的新能源开发利用基地发展目标,突出招大引强、项目推进两大重点,按照‘在建项目抓竣工、新上项目抓进度、签约项目抓开工’的工作思路,推动产业链、价值链不断攀升。”

“归纳来说,总体目标是强镇、富民、惠民生。”陈德启解释说,“强镇就是要抓大项目,继续做大做强深能光伏;富民就是要建大棚,全力打造全省设施农业的典范;惠民生就是要多做好事实事。”陈德启认为,只要做好这三件事,实现富民强镇及持续领跑全市各农业镇的目标就一定会实现。

通力协作

陈德启表示,2014年是燕子埠镇抢抓发展新机遇、实现发展新跨越的关键之年,也是实现“富民强镇”新辉煌的决胜之年,今年的指标完成情况,关系到能否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作为农业大镇,今年新设立的农业园区管委会这一综合职能部门责无旁贷。农业园区管委会的职责就是为全镇设施农业提供土地流转、规划建设、产品销售等全方位服务,让全镇农民不出村、不出乡,种植大棚奔小康。

2013年,该镇鹿寨村尽管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在全镇年度综合考评中排名靠后,陈德启说,鹿寨村成绩落后的原因有很多,但绝不能以此为借口,要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深刻反思产生问题的原因,狠抓整改。目前,鹿寨村群众建棚的积极性很高,根据这一情况,村两委计划今年再流转土地1500亩,同时通过各种平台对群众进行技术培训,让他们人人都是种植能手,早日实现致富梦。

本报记者  徐付梅  耿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