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13 | 628
每到春节,很多在外工作的人都会停下手头的工作,回到自己的家乡与亲人团聚,共度新春佳节。“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对于长期生活在外的人来说,家乡的种种变化令他们感受深刻。我的一位好友李莉,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天津工作,有五年没有回家了,今年有机会回家来过年,理所当然我的任务就是陪她好好玩玩,在和她一起度过的春节假期中,也让她切身感受到了我们家乡的变化。
也许是习惯了天津丰富多彩的生活,李莉每到一地总会不自觉地以生活方式来评判城市的文明进程与现代化程度。“真是今非昔比啊!”李莉说,她已经五年没回家了,此次回家前她对家乡的印象仍停留在五年前单调乏味的印象中,但出乎意料的是,此次春节回来彻底颠覆了她的印象。“以前我们看最新的电影还要跑到徐州去,购物也要跑去徐州甚至南京等地。现在,邳州休闲的去处是越来越多了,邳州国际影城再也不是以前邳州电影院陈旧的模样,不仅环境好而且放映的都是最新的影片。各个品牌专卖店的入驻,更是给购物提供了方便啊。”
春节期间,街上的店铺几乎都在营业,而且家家店铺都是人头攒动。我带着李莉走进一家服装专卖店,老板娘说:“现在过年和以前不一样了,我们店只是会提前打烊,不停业了。以前都觉得过年在家休息最好,现在想想,开着店沾点大家的喜气,福气满满,腰包也是满满的呀!”看着老板娘的喜庆样,顾客买新衣服的高兴样,也让李莉真切地感受到,现在的家乡真是时尚了许多。
由于春节期间人多车多,所以我们出行方式大都选择公交车,坐在新的公交车上更是让李莉感慨颇多。我告诉她,今年元旦那天,邳州市将60辆崭新的公交车开赴各条公交线路投入运营,而且这些车辆都是LNG高清洁能源车,具有低碳环保节能的特点。“看到这样的公交车,让邳州有了大城市的感觉。我记得以前公交车很少,而且车的整体环境也不好,这次过年回家能体验下新公交车,真的不错!”李莉说。
“我个人认为,一座城市是否文明宜居,是否现代化,是否有发展潜力,不在于资源是否雄厚,关键是要有城市亲和力。令人可喜的是,如今邳州的城市亲和力正随着日渐靓丽的容颜而变得愈加浓郁。”作为一名走南闯北的家乡人,李莉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肯定了家乡的巨大变化。
本报记者 方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