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水杉精神,创建文明城市
 
当前位置:邳州论坛 » 邳州新闻 » 全力推动开发区大建设大发展

全力推动开发区大建设大发展

2014/02/21 | 629

——访邳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王超

工业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和主阵地,直接决定着一个地方的竞争力和爆发力。邳州经济开发区作为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近年来特别是去年全市开发区工作会议后,把精兵强将用在园区战场,狠抓项目引进,园区承接大项目、大产业的条件日益成熟,项目承载能力实现大幅提升。日前,邳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王超,向记者讲述了开发区运用“双特”政策的新成就和新做法。

现场直击

2月19日,连续多天的雨雪天气终于结束,记者在考伯斯一体化项目建设现场看到,尽管天气寒冷,道路泥泞,却挡不住项目加快建设的脚步。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一字排开,从门口摆放着的车辆数量可以看出,这里早已进入紧张的工作状态。透过大门,远远看到这里一片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

“考伯斯一体化包括考伯斯煤焦油、喜科墨针状焦、尼铁隆炭黑三个项目。三家公司的落户主要是因为煤焦油这条产业链的吸引。”王超说,“三个项目在同一个产业链条上紧密联系,互生共赢。例如考伯斯的产品正好是新日化下游企业的原料,用于生产针状焦和炭黑,喜科墨针状焦的炭黑油直接送到尼铁隆炭黑厂里进行炭黑的提取,整个生产过程衔接紧密,省去了中间运输环节,实现了循环化生产。”

王超告诉记者,三个项目建设在一个园区内,在公共系统的利用上也是共建共享,力求精益节约。三家共用一座办公楼和维修车间,共享一套供电和污水处理设施,整个园区内,道路相通,管网相连,生产协作与设施共享实现零障碍。目前,考伯斯煤焦油项目主体车间已完工,2月28日准备试车,喜科墨针状焦和尼铁隆炭黑两个项目主体工程也在加快建设。

全景扫描

去年,开发区创新路径谋发展,全力以赴抓落实,实现了招商引资、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四项工作重大突破。截至去年年底,签约项目12个,合同投资超过80亿元,成立了邳州金水杉建设(集团)公司,主要承担开发区城市片区的开发建设任务,委托清华大学编制的开发区总体规划已基本确定方案。

“如果说2013年是大突破之年,那么2014年将是邳州经济开发区大建设、大发展之年。”王超说,“经过反复研究,我们初步排定了62项重点经济工作,全力推进国家级开发区和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创建两大重点工作,确保全年工业产品开票收入110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2亿元,重大产业项目设备投入总额8.5亿元,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70亿元,力争2014年在全省开发区排名提升20个位次以上。”

王超说,今年开发区将全面实现三大发展,一是在工业经济上大发展,全年新落户重大产业项目10个,围绕全市“1030”工程,保证开发区项目滚动开发,形成梯次发展模式;二是在基础设施上大发展,完成考伯斯供电专线建设等;三是在融资工作上大发展,壮大融资平台,拓宽融资渠道,不断尝试资产证券化等融资路径。“充分发挥‘双特’机制作用,全面掀起开发区大建设、大拆迁、大发展的热潮,真正使开发区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大项目建设的主战场、经济增长的主引擎。”王超说。

通力协作

经过近年来发展,开发区逐步形成了煤化工、电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三大主导产业,针对主导产业发展,开发区相应成立了环保化工产业招商局、电子新材料产业招商局、装备制造产业招商局,积极研究产业发展方向,对接相应产业龙头企业,实行定向招商,开发区系统思维招商正逐步形成。

王超说:“对于产业招商局招引来的项目,面临着手续办理、土地清障、规划建设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开发区可以实现一键式解决。”据悉,投资协议签订后,投资服务中心会全员跟上,在最短周期内办理完项目各项手续,征补安置办公室会完成土地清障、房屋征补等工作,规划建设局会办理建设的各项手续,而在这些部门之间如果出现耽误,会有重点工作督查办公室去提醒、督促,实现了各个部门之间通力合作、无缝对接,流水线作业。”

“而在一年前,市委、邳州市政府批准设立的下设机构中并没有电子新材料产业招商局、装备制造产业招商局、投资服务中心、征补安置办公室、重点工作督查办公室,‘双特机制’搅动了开发区大步跨越的一池春水。”王超说。

王超介绍,围绕重点工作,党工委、管委会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按照“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情,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做”的理念,设立了投资服务中心、征补安置办公室、融资办公室等临时性机构,经过近两年的探索,实现了良好运转。这些临时机构的设立解决了开发区发展过程中大量难题,为早日“建设江北一流省级开发区,积极创建国家级开发区”的奋斗目标奠定了基础。

本报记者  徐付梅  耿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