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水杉精神,创建文明城市
 
当前位置:邳州论坛 » 邳州新闻 » 全力推进“一环四路五桥”工程建设

全力推进“一环四路五桥”工程建设

2014/02/27 | 731

——访市交通运输局局长伏旭

交通是文明之舟,是经济之脉。如何构建更高水平的综合交通体系,更好地惠及民生,日前,市交通运输局局长伏旭在采访中告诉记者,交通部门将坚持以人为本,超前谋划,科学实施,全力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邳州建设全面小康升级版提供坚实的支撑保障。

现场直击

2月22日上午,张楼京杭运河特大桥施工现场,工人正在进行主桥桥面防撞护栏安装。投资2.6亿元的张楼京杭运河特大桥是徐州市“三重一大”项目,也是全省最大的撤渡建桥工程。桥梁全长2147米,桥面宽26米,主跨105米,边跨65米,预计4月份主桥可实现合龙。

张楼京杭运河特大桥施工所处水域平均水深10米,加上长期采砂使得地质条件复杂,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施工方采取下设平均长度18米的深水钢护筒的方法,避过采砂层,在控制属于水下工程桩基施工工程质量的同时,还能更好地保证大桥的整体质量。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方还克服砂层不稳定、通航船只多等因素制约,科学合理组织施工,采取下设深水钢护筒避过采砂层,防止采砂层塌空等一系列措施保证工程质量。

伏旭自豪地说:“张楼运河特大桥是苏北运河上最大的一座桥梁,连接323省道与250省道,建成后将在邳州市东南部形成一个大外环,极大地缩短新河等镇与城区的距离,对带动东南部经济发展、提高邳州市道路通行能力都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全景扫描

一个地方的交通地位决定其战略地位,也决定着地方兴衰。2013年,市交通运输局积极贯彻落实市委、邳州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求真务实,攻坚克难,加压奋进,不断完善惠及民生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力推进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开创了交通运输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全年共完成投资13亿元,四大类20项重点工程168个项目竣工,投资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同时,城市公交运营改革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公交公车公营运营机制初步建立;行业形象不断提升,荣获了徐州市惟一一家全省交通运输行业作风建设优秀单位。

“成绩只能代表过去。”谈及新一年的目标,伏旭踌躇满志,“2014年,是邳州交通又一个大建设、大发展之年,我们全体交通人将继续改革创新,务实为民,奋力谱写2014年交通运输工作新篇章,确保全年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规模达到50亿元,其中年内完成投资20亿元。”

伏旭说,今年,市交通运输局按照“紧扣项目、提升质量、改善民生、安全发展”总思路,突出“三重一大”项目,继续实施10项交通重点工程和10件交通为民实事,加快构建普惠民生、安全高效、畅通便捷、绿色智慧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让更多老百姓尽享交通惠民大餐。

通力协作

科学发展,交通先行。邳州市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其重要地位在全市发展大局中正变得愈发突出。伏旭说:“面对繁重的发展任务,我们将重点围绕‘构筑大路网、建设大港口、发展大公交、提升大服务’四大目标,一着不让加快建设,只争朝夕推动发展。”

伏旭介绍,2014年,市交通运输局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路路网结构,全力打造“综合交通”。重点推进“一环四路五桥”等“三重一大”项目,确保270省道东南绕城公路主体工程年内完工,53公里的城市大外环框架基本形成;确保250与251省道连接线今年5月竣工通车,确保270省道北段、250省道北上工程年内按序时开工建设,同步建设张楼运河特大桥、270省道上跨铁路立交桥、270省道分洪道大桥、青岛路上跨铁路立交桥、滩上运河大桥等工程,完善公路路网结构。启动邳州港搬迁工程新港及疏港公路、铁路专用线建设,拉开邳州市双城同建、西部新城开发的序幕,让萦绕全市人民心头多年的梦想一朝成真。

2014年,市交通运输局将更加注重普惠民生,提升服务水平,全力打造“民生交通”。围绕增进民生幸福这一根本目的,不断提升城乡居民出行公共服务水平。年内新建农村公路55公里,改造危桥20座,实施310国道东段改造提升6.4公里,3条县道大修改造以及县道安保工程31.33公里。加快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进程。年内将再投放新型环保公交车辆60台,建成公交调度服务中心、公交保养场各1座、首末站5座,开通宿羊山、燕子埠2个镇镇村公交,让老百姓充分享受现代公交的环保、舒适、便捷、高效。

伏旭表示,2014年,市交通运输局还将加强运输市场监管,提升安全保障水平,全力打造“平安交通”;加快运输结构调整,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全力打造“绿色交通”;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有效规范履行职责,全力打造“法治交通”;坚持科技创新推动,加快交通信息化建设,全力打造“智慧交通”;优化作风行风建设,提升行业整体形象,全力打造“满意交通”,为邳州建设全面小康升级版、当好苏北发展排头兵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本报记者项渝娜耿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