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水杉精神,创建文明城市
 
当前位置:邳州论坛 » 邳州新闻 » 车辐山镇:温室大棚成农民增收“绿色银行”

车辐山镇:温室大棚成农民增收“绿色银行”

2014/03/11 | 597

山南村冬暖式温室大棚园区是车辐山镇引导村民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亮点。在今年的全市三级干部大会上,该村被评为“2013年度全市现代农业十佳村”。

日前,当记者来到山南村的时候,正赶上村民卜召国夫妇在大棚里采摘茄子,只见他们穿梭于一株株茄子藤蔓架起的“迷踪阵”里,不一会儿工夫,便摘了满满一筐茄子。趁着空闲的时间,记者问起他们家今年的收入情况,卜召国便打开了话匣子:“俺原来在南京做生意,一年收入也就在3、4万块钱左右。2009年,村里动员种植蔬菜大棚,俺就试着种了两个,主要种植茄子、黄瓜,市场行情很好,每棚茄子产量3万斤左右,现在市场价格每斤在2.7-2.8元,每个棚纯利润5万多元。在家弄大棚,收入稳定,还能照顾家人,比外出打工强多了。村里还有蔬菜批发市场,外地的客户直接过来拉,一点也不用担心蔬菜的销路问题,我打算今年再扩两个棚呢。”为了提高村民种植的积极性,镇里还采取了完善基础设施、加大政策资金扶持等措施,这让不少像卜召国一样的村民吃了一颗定心丸。

据了解,山南村发展蔬菜大棚始于2009年。当时,在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的政策鼓励下,山南村进行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流转出上千亩土地,完善路、网、电等基础设施,建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

山南村建的大棚是带双层保温的,可有效解决日光温室的保温问题。该村根据农民意愿,每年提前做好土地流转工作,保证农民建新棚有地可用。在种植技术上,镇里还专门高薪聘请了寿光专业技术人员,给大棚户提供技术指导。

山南村位于车辐山镇东南部,全村总面积9.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000多亩,通过这几年带领农民发展设施农业,村里设施农业面积达到了5000多亩,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9万元。稳定的收益、看得见的实惠,让农户建棚热情高涨。山南村党总支书记曹春才说:“目前,我们山南村共有大棚800多个,已有760多户加入。今年,山南村又流转土地8400多亩,预计建成新棚160多个。”

为解决种棚户购苗难问题,车辐山镇去年9月份引进山东寿光的客商,投资1500万元建设了5000平方米的智能育苗基地。目前基地的智能温室、日光温室和组织培养室已建成,基地下半年可投入使用,届时将为农户提供放心、优质苗,同时辐射到周边乡镇。

如今,在车辐山镇山南村,放眼望去,一排排冬暖式日光温室大棚蔚为壮观,大棚内一垄垄黄瓜青翠鲜嫩,生机盎然;紫色的茄子透着光泽,煞是喜人,俨然成了村民的“绿色银行”。该村通过发展反季节蔬菜、发展高效设施农业,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增收致富。

本报记者  胡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