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17 | 751
——“普法鸳鸯”熊为义闫怀玲夫妇义务普法系列报道之三
八义集镇八义集村熊为义、闫怀玲夫妇,怀着让老百姓做一个法律明白人的淳朴想法,携手走上了义务普法路。经过多年的普法,熊为义已经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远近闻名的“法律通”,村民们有什么样的矛盾纠纷都会来找他帮忙,很多外地人也会通过信件进行咨询,甚至亲自登门拜访。
熊为义还清楚记得,有一位铜山区的老汉因为荒山承包合同被村里终止的事找到他请求帮助的情景。熊为义说:“那么大岁数的老人过来找我,我十分感动,第二天我便到了他家。”
第二天,熊为义按照老汉留下的地址找到了他,通过司法程序,成功帮助老汉继续承包荒山,维护了权益。
面对每一封来信和每一次登门拜访,熊为义总是那么的认真负责,尽其所能为每一位求助者提供帮助。“无论是通过信件还是亲自登门来访,我感觉人都是对咱比较信任的,也感到很自豪,既然人家那么信任我,我就很认真给人家答复。”熊为义认真地说。
从制作宣传展板到开办法律讲座、从提供咨询到法律援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熊为义、闫怀玲夫妇倾注了太多的精力和心血,如今,他们的普法事业搞得红红火火,但是家里的生活却很清贫。虽然嘴上不说,但是熊为义心里充满了对妻子的愧疚和感激。“一出去看到别人都盖了宽敞高大的新房,吃的用的都比咱强,你说她没有什么想法也不现实。我感觉真愧疚于她。为了普法,喂兔子赚钱,她寒冬腊月骑个自行车跑上几十里路,去拔草喂兔子……”没说几句,熊为义的眼里含满了泪花。
但是,当谈到条件这般艰苦,为什么还要坚持普法这个问题时。熊为义作出了这样的回答:“条件再苦,我也会坚持下去。因为我感觉,这么做可以给社会带来很多好处。虽然会影响自己家庭收入,但是为社会做点贡献,我觉得很值。”而妻子闫怀玲则宽容地说:“只要他愿意,普法这条路,我会一直陪他走下去。”
熊为义有一对双胞胎孩子,可二儿子却因为跟着父母普法遇到意外而落下残疾,让熊为义、闫怀玲夫妇至今觉得十分内疚。
(黄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