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水杉精神,创建文明城市
 
当前位置:邳州论坛 » 邳州新闻 » 土山镇创立农田托管合作社,农民省事又赚钱

土山镇创立农田托管合作社,农民省事又赚钱

2014/03/28 | 646

【本报讯】在邳州市农村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主要劳动力进城务工,家里没人种地、种不好地问题突出。然而在土山镇,就有人看准了这个市场,创立了农田托管合作社。

眼下是小麦纹枯病防治时期,记者在土山镇看到,田里却异常安静,只有一块田里有农户正在打农药。据悉,这些农户都是炳华机插秧专业合作社的社员,土山镇有300多亩地归这个合作社统一管理。该镇农机合作社总共有五家,在全镇服务机插秧面积达到1.2万亩,全托面积5000亩左右,半拖面积7000亩。

据介绍,机械化喷洒一亩地只需2分钟,比起过去背着手压式喷雾剂,从早到晚在田里忙活既省时又省力。今年合作社还购置了两台烘干机,准备粮食收割之后,直接把鲜稻谷从农户那里收购过来,用烘干机烘干,然后出售给米厂或者粮食管理所。

机械化的进步缓解了农村劳动力不足的僵局,降低了小麦的生产成本。正在施药的员工叫沈武召,过去他一直在外地打零工,加入到合作社之后,在家门口就能打工,而且还把自己的田地也托管给合作社一起管理。他告诉记者,以前都是靠人工撒种子、化肥,一天下来人特别累,现在只要坐在机器上操作就行了,不费力气,撒化肥、撒种子,全部实行机械化,大大解放了人力。

近年来,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村民不愿再被田地束缚,纷纷做起了小买卖。贾炳权就一直忙活着自己的瓷砖生意,由于去田里的时间少,粮食产量一直上不去,所以就全托给合作社管理。

合作社通过专业化的规模经营实现了节本增收,把一家一户分散零星的土地,统一规划,统一技术服务,改变了过去农户分散种植品种不统一,田间管理水平差异大的状况,改变了“家家地不多,户户各干各”的经营状况。

据悉,该镇预计2—3年争取全镇全托面积达到一万亩,半拖面积达到1.2万亩。

(闵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