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31 | 712
弘扬王杰精神在邳州市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生动上演
四十九年前,年仅23岁的王杰用青春之躯,挽救了12名民兵的年轻生命。扑向炸点的那一瞬间,定格为共和国一座永远的丰碑,“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成为永恒的战斗精神。
英雄壮举定格心间
毛主席题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1965年7月14日,经过多日理论学习后,邳县民兵地雷班将进行实爆作业。担任民兵地雷教员的某部工兵班长王杰进行两次实爆后,才让大家靠近,进行示范。然而,拉火管突然出现意外,瞬间点燃了炸药包。千钧一发之际,王杰动如脱兔,边大喊闪开,边迅猛扑向炸药包……一声巨响,一个青春之躯的消逝,保全了在场的12名青年民兵和专武干部。
王杰牺牲后,被誉为“毛主席的好战士”,毛泽东同志为他题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奋不顾身扑向炸点
他成为又一个“王杰”
作为亲眼目睹英雄壮举的12位幸运者之一,代理专武干事李彦清的灵魂受到强烈震撼。“王教员为救我们牺牲了,我要做王杰第二,让王杰精神在我身上延续”,李彦清立下誓言。
1973年5月中旬,34岁的李彦清到戴庄公社李圩大队民兵营帮助搞地雷训练。21日,实爆训练开始了,李彦清细心地检查了20个地雷的安全设施,然后让民兵战士依次发雷。进行到第17个实爆时,训练场上出现了异乎寻常的寂静,5分钟过去了,雷区仍无动静。在排哑雷时,地雷意外爆炸了,李彦清奋不顾身地像王杰一样扑向了炸点,女民兵获救了,他却失去了双眼,但他以气壮山河的英勇行为实现了当初立下的“当党和人民需要时,我会像王杰同志那样义无反顾地贡献一切”的铮铮誓言。
颂王杰学王杰
王杰精神永放光芒
王杰同志虽然离我们已经远去了,但一代又一代邳州人,不忘英雄壮举,王杰同志用生命谱写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永远镌刻在邳州人的心中。就像李彦清,这位从英雄故事中走出的英雄,残而不废,风雨无阻,四十九年来,坚持宣传王杰精神,累计作宣传王杰事迹报告2700余场,听众200多万人次。王杰同志“在荣誉上不伸手、在待遇上不伸手、在物质上不伸手”的高尚情怀,更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位邳州儿女。
王杰精神与时代同在,如今,“信念坚定跟党走、勇猛精进争一流、舍生忘死为百姓、一身正气不伸手”的新时期王杰精神,在邳州市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生动上演。
姚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