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14 | 628
【本报讯】岔河镇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评价作为第一标准,抓住问题导向这个“牛鼻子”,扎实解决群众关注的民生问题,以整改问题顺应民意,以解决问题交出答卷,切实解决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农村水利工作事关农民切身利益。岔河镇原有水利设施由于年代久远,跑水漏水严重,成本大且效率低。顺应百姓呼声,该镇投入500余万元,实施了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建设。百姓们对此反映如何,日前,记者进行了走访。
家住黄石村的谭大爷和几位老伙计正围坐在路边,看到我们就拥了过来乐呵呵地说:“我们家都在这附近,天天都来看,百姓反映的路、渠、桥和站都快建好了,群众对此非常高兴。”
同样,在桥北村,村民们一直为喝不上方便、卫生的自来水而烦恼。为解决700余户群众吃水难问题,岔河镇迅速实施安全饮水工程,目前已进入入户安装阶段。村民韩召会看着眼前的一切告诉记者:“以前挑水太费事,现在水直接通到家里,别提多高兴!”“老人家你放心,确保这个月底都能吃上放心水。”该镇水利站长曹鹏说。
低保家庭、困难老人生活上还有哪些困难,该镇党员干部时刻挂在心上。4月11日一大早,民政办公室会计葛庆飞就来到杨娟家中,告诉她低保手续已经办好,并将低保证和存折交到她的手中。杨娟感动地反复念叨着“太感谢你们了”。
该镇把群众所想、所需、所盼同发展稳定紧密联系起来,投入700余万元,对全长1.8公里的310线岔河段辅道实施改造和景点提升,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镇区到老区段照明问题,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决心,解决好一个个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郭修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