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22 | 651
一条条巷道修畅通,一条条小巷亮起来。目前14条背街小巷完成整治改造,第二批正加紧实施
【本报讯】背街小巷一般位置偏僻、道路狭窄,给居民的生活和出行造成诸多不便。然而,随着背街巷道改造工程的实施,一条条巷道修畅通,一条条小巷亮起来,不仅给居民的出行带来便利,也给他们的生活增添色彩,背街小巷不再是“被遗忘的角落”。
小巷路灯照亮居民新生活
家住向阳社区老街的冯军是一名环卫工人,每天凌晨两点半清理附近的垃圾是他的工作。最近,他欣喜地发现,附近小巷里面的路灯增加了,原来黑暗的小巷变亮了。
住在老街多年的李大姐,家离小广场只有几百米,可在过去,晚上她很少到小广场去休闲,因为从她家到小广场需要走一段漆黑的路。自从市委邳州市政府为这里安了路灯,她再也不用担心走黑路了,天天带着孩子去广场玩。她说:“搬到这里六年了,今年是感觉最好的一年,有了路灯,心里也跟着亮堂起来。”
为晚归的人照亮回家的路
夜色降临,一盏盏路灯,不仅是光明的使者,也像安全的守护神。连接镇北一路和二路的一条巷道,最近也安装了路灯,让大家的心里亮堂了许多。学生于建勋对此深有感触,他高兴地说,以前这条路很黑,放学独自走这条路,自己害怕,家里也很担心,装了路灯之后,晚上回家再也不用“摸黑”了。居民苏梦晨告诉记者,安装路灯以后,感觉回家的路既温暖,又温馨。路灯不仅照亮了道路,也照亮了老百姓的心。
邳州市从年初实施背街小巷照明工程,先后完成市区制药厂东巷道、文联巷、五院南巷道、向阳浴室东巷道等11条背街小巷的照明新建、改造工程。邳州市还将努力实现背街小巷路灯全覆盖,让背街小巷“亮起来”,为居民打造更为明亮、安全的出行环境。
第二批改造正加紧实施
如果说小巷的路灯照亮了居民们早出晚归的道路,那么背街小巷的改造则把水泥路通到居民家门口。虽然这些小巷很多没有名字,有些地方只有两三米宽,但是对生活在这里的居民来说却意义重大。
在城关社区索家村的一条巷道内,施工人员正在给下水道清淤,准备铺设新巷道。由于多年没有清理,淤积非常严重,居民们早就盼望彻底改造。居民张浩来说,以前下雨容易造成积水,修好以后,车也可以通过了,生活也方便了,大家伙都觉得很舒心。
14条背街小巷完成改造
为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自今年3月份开始,邳州市逐步对镇东社区、青年社区、向阳社区等社区内14条背街小巷实施改造整治工作,共铺设水泥路6053米,总面积达到26600平方米,铺设配套污水管道2200米,受到了群众的欢迎。一位居民告诉记者,如今骑车出门不“咣当咣当”了,走路也不“磕磕绊绊”了,路平坦了,心也舒坦了。
目前,第二批背街小巷的整治和改造工作已全面展开,改造工程近期完成,将惠及到镇东居委会、城关居委会等村(居)十条背街小巷道路。 (花旺)
【记者感言】
背街小巷也许只有百米长、几米宽,但对于生活于斯的居民而言,却是生活中最重要、最亲近的道路,或许老百姓可以一个星期不上大街,但门前巷道却要天天走。因此,背街小巷是否通畅、是否亮堂,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民生大事,细处做起。市委邳州市政府从细微处着手,通过改造背街小巷,一点一滴地改变着小巷居民的生活条件、出行条件。如今,一盏盏照亮居民新生活的路灯,一条条通到家门口的水泥路,不仅让偏僻、狭窄的巷道亮起来、美起来,路通畅起来,百姓的心敞亮起来,也把党和政府与老百姓的距离拉得更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