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21 | 752
【本报讯】6月17日早晨,在陈楼镇政务服务中心门前,下肢残疾的石启秀老人手扶残疾车,吃力地向大厅挪去……这时,正在大厅后台办公的几名工作人员,都不约而同地跑出来,热情地把他搀坐到轮椅上,询问他办什么事情,并很快为他代办了具体业务。数月来,陈楼镇机关干部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揣摩群众“心思”解难题、办实事,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棒棒敲在鼓心上,事事办到群众心坎里”,这是该镇在践行群众路线中对党员干部的具体要求。今年以来,特别是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该镇组织机关干部进村入企,接地气,摸实情,探民意,详细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需所盼,共征询涉及“四风”方面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各个层面的意见和建议23项,仅涉及民生方面就有16项。该镇把群众的期盼,作为党委政府工作目标,确立了“打造邳州城区后花园,争当全市发展排头兵”的目标定位,启动了一大批民心工程,并按照时间节点向前推进,努力做到件件有回声,项项有落实。
揣摩群众的心思解难题,按照群众的意愿办实事。该镇充分利用政务服务大厅和百姓办事“零障碍”大篷车,主动为群众服务。对失去劳动能力的特困群体,该镇实施一系列特别救助,采取上门服务的办法,帮助他们切实解决困难,在确保他们有衣穿、有房住、能出行、可就医、不失学的同时,保证他们家中坛里有米,袋里有面,桶里有油,桌上有菜。家住该镇竹园村的残疾老人石启秀,逢人常说:“上级政府对我照顾得太周到了。花3万块钱为我家翻建了瓦房,给我配了残疾车,还为我家送来了床褥、沙发、桌凳,吃穿用全包了。党和政府为我们老百姓事事都办到心坎上了。”
(蒋平秀)